玉米杂交种嫩单10的选育和推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燕
作者: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交种;嫩单10;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S1 期
页码: 72-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新品种嫩单1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玉米室于1994年以自交系52106为母本,以自交系94-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18d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d左右。其幼苗深绿,苗势中等,植株根系发达,茎秆强壮,叶色深绿,株型清秀,耐密种植,活秆成熟。在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点。适应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国审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龙作1号的选育. 于金海. 2014
[2]玉米单交种龙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金海. 2014
[3]玉米新品种长玉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宋殿珍. 2009
[4]玉米杂交种辽单506的选育技术研究. 叶雨盛,王晓琳,李洋,王志顺,李哲. 2014
[5]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安乐,陈朝辉,孙振纲,薛建兵,魏国英,赵德法. 2004
[6]面向发展需求助推增产增收. 程式华. 2012
[7]玉米单交种淄玉9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 卢振宇,贾代成,孙秀枝,王秋红,刘霞,宋立成,宋元瑞,张超,张贵香. 2023
[8]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王安乐,陈朝辉,孙振刚,薛建兵,魏国英,赵德法. 2004
[9]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李从锋,赵明,刘鹏,张吉旺,杨今胜,柳京国,王空军,董树亭. 2013
[10]鲜食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糯5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郭斌,段震宇,刘涛. 2007
[11]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敖君. 1997
[12]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张文忠,宋殿珍,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 2008
[13]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1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4]玉米单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敖君. 1998
[15]穗期干旱胁迫对玉米单交种产量影响的研究. 刘海燕. 2007
[16]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17]湖北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 陈庆红. 2014
[18]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19]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20]早熟辣椒新品种黔椒3号的选育. 胡明文,袁远国,李正丽,胡光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氏蘑菇蛋白质与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作者:孙国荣;金琦琦;周静;彭义;刘海燕;陈磊
关键词:巴氏蘑菇;蛋白质;氨基酸;特征分析;营养评价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塑料;调料;丰度;特征分析
-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海燕;李雪龙;王彦靖;王秀飞;张頔;赵胜楠;杨瑞红
关键词:玉米秸秆;穰叶;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探究
作者:罗飞苑;杨土生;胡党振;刘海燕;钟妙嫦;陈惠婷;陈钢;汪敏
关键词:内控;信息化建设;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
市售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的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林淼;杨海锋;时文兴;刘海燕
关键词:咖啡;营养;蛋白质;氨基酸
-
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及近红外光谱筛选的育种技术探究
作者:鲁清;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梁炫强;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
关键词: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近红外光谱分析;基因组育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