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和休眠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楠

作者: 杨楠;曹亚从;魏兵强;王立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子萌发;休眠;遗传规律;环境;数量性状位点(QTL)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2 年 23 卷 005 期

页码: 1249-1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种子萌发和休眠是两个复杂且紧密联系的生理过程,涉及一系列外界环境和内部因子的相互作用,对农业高产稳产和生态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其遗传变异是典型的受多位点控制的数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近年来,针对影响种子萌发和休眠等各种因素,国内外学者发现了多个QTL位点,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解析.本文综述了遗传调控和外界因子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Q945.3

  • 相关文献

[1]莎草科4种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周芝琴,李廷山,胡小文. 2013

[2]球穗扁莎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 李欣勇,黄迎,罗小燕,刘国道. 2020

[3]不同处理方法对独脚金种子萌发的影响. 羊青,王祝年,王清隆,王茂媛,晏小霞. 2023

[4]碎米莎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李欣勇,黄迎,金雪,刘国道. 2021

[5]角蒿和黄花角蒿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盐分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马英,杨怡然,曾彦军. 2024

[6]滇重楼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董品利,赵丹,王钧,唐蓉,赖强龙,陈玉林. 2025

[7]牙鲆身体纵轴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 刘奕,王桂兴,周丹,陈晓婷,刘永新,刘海金. 2013

[8]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构建及一致性QTL区域内候选基因发掘. 方永丰,李永生,白江平,慕平,孟亚雄,张金林,王汉宁,尚勋武. 2012

[9]利用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 周玲,张体付,梁帅强,陆海燕,吕远大. 2017

[10]马铃薯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3个重要农艺性状QTLs定位. 单友蛟,刘杰,卞春松,段绍光,徐建飞,庞万福,金黎平. 2010

[11]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陈涛,朱文银,王才林. 2010

[12]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荆彦辉,付永彩,孙传清,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2004

[13]玉米产量因子QTL整合图谱构建与“一致性”QTL确定. 王晓丽,李新海,王振华. 2008

[14]白菜类作物叶片长宽性状QTL定位分析. 邓杰,王辉,程锋,武剑,王晓武. 2012

[15]水稻灌浆期不同阶段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阿加拉铁,曾龙军,薛大伟,胡江,曾大力,高振宇,郭龙彪,李仕贵,钱前. 2008

[16]玉米雌雄开花间隔天数、结穗率与产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英文). 李新海,刘贤德,李明顺,张世煌. 2003

[17]利用DH群体进行白菜株高和开展度的QTL定位分析. 杨旭,余阳俊,张凤兰,赵岫云,张德双,徐家炳. 2008

[18]西瓜果实性状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范敏,许勇,张海英,任华中,康国斌,王永健,陈杭. 2000

[19]小麦株高的QTL分析. 王竹林,王辉,孙道杰,何中虎,夏先春,刘曙东. 2008

[20]高油玉米突变体子粒油分QTL定位. 赵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