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海鹏
作者: 吕海鹏;林智;谷记平;郭丽;谭俊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儿茶素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提取方法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76-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蒸青绿茶为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以及不同提取料液比例等对茶叶中儿茶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取料液比例为1:125(g:mL)、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0 min时,蒸馏水一次提取可以达到相对理想的提取效果,适用于常规分析实验。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防腐橡胶木中的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李晓文,韩利平,李彤彤,张景朋,蒋明亮. 2021
[2]小麦植株中叶菌唑残留测定方法. 李如美,戴争,李瑞娟,李丹丹,高宗军. 2018
[3]小麦植株中叶菌唑残留测定方法. 李如美,戴争,李瑞娟,李丹丹,高宗军. 2018
[4]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段学艺,胡华健,朱强,王家伦,陈正武,何萍,高秀兵. 2013
[5]3种不同外形凤冈绿茶的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 王俊红,吴艳,朱永霞,吴小勇,李世合,刘晓霞. 2023
[6]基于儿茶素组分的石阡苔茶茶树资源品质特性分析. 林开勤,魏杰,汪安然,刘声传,周富裕,梁思慧,曾令飞,鄢东海. 2023
[7]不同外形凤冈红茶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分析. 王俊红,周朝学,安涛,金祥生,简练双,刘晓霞. 2023
[8]蓝光、红光对工夫红茶萎凋中鲜叶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黄藩,陈琳,周小芬,叶阳,朱宏凯. 2015
[9]茶树杂交F1儿茶素组分含量与红碎茶品质的关系. 邓少春,陈林波,陈春林,徐丕忠,包云秀,田易萍. 2019
[10]西双版纳地区古树和乔木普洱茶(生茶)品质差异分析. 汤海昆,杨方慧,张艳梅,张盼盼,孙云南,张华凤,仝佳音. 2025
[11]道真县“天茶”考察报告. 喻云春,周国兰,田永辉,胡华健,何莲. 2008
[12]贵州省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吕军. 2011
[13]茶叶消费的文化学探讨. 王秀萍,朱海燕. 2012
[14]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刘德华,施兆鹏. 2009
[15]贵定鸟王种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小琴,周富裕,杨春,张正秋,胡家琴. 2015
[16]辐照对茶叶中茶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朱佳廷,刘春泉,赵永富,余刚,严登秀,季萍,金颂. 2005
[17]机采鲜叶机械分级效益研究. 谭和平. 1994
[18]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尹军峰,林智. 2002
[19]茶的起源及饮茶习俗的全球化. 刘馨秋,朱世桂,王思明. 2015
[20]基于近红外的多相偏最小二乘模型组合分析实现茶叶原料品种鉴定与溯源的研究. 周健,成浩,曾建明,王丽鸳,韦康,贺巍,王伟峰,刘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谢晨昕;赵锋;蔡亚威;陈苑旻;林喜盈;林笑茹;蔡良绥;林进玉;苏英斌;郭丽
关键词:有机白茶;常规白茶;感官品质;滋味成分
-
农田土壤理化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齐江涛;程盼婷;高芳芳;郭丽;张瑞瑞
关键词:土壤理化参数;光谱分析;电磁感应;探地雷达;卫星遥感;快速感知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