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松

作者: 杨松;郭家刚;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丁之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椿;气相离子迁移谱;快速鉴定;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14 期

页码: 272-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3种太和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并建立一种香椿品种的快速鉴别方法,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对3种香椿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离子漂移时间,对检测出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化合物名称.利用LAV软件中的Gallery Plot插件,构建香椿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比较不同香椿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定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香椿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47种,相对含量最高的为醇类化合物,以2-己烯醇最高,表现为草木香和果香.由主成分分析图可以直观看出,3种不同香椿样品得到明显区分,不同样品间具有明显的归属区域.该研究可以为香椿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O657`TS255.7

  • 相关文献

[1]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 赵丽丽,程菁菁,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蒋鹏飞,王旭增. 2021

[2]基于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孟克迪,张国治,王赵改,史冠莹. 2023

[3]气相离子迁移谱测定不同养殖模式河蟹风味物质的研究. 王帆,张亚新,吴寒,张宏志,付龙龙,潘建林,史团结,刘小莉. 2021

[4]红甜菜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刘乃新,马龙彪,徐欣,邹兰兰,吴则东. 2016

[5]不同产地香椿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王晓敏,史冠莹,王赵改,张乐,程菁菁,蒋鹏飞,赵丽丽,王旭增. 2020

[6]微波真空干燥辅助不同方法提取红油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杨慧,王赵改,王晓敏,史冠莹,张乐,梁万平. 2016

[7]烫漂时间对香椿嫩芽颜色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 杨慧,王赵改,史冠莹,王晓敏,张乐,赵守涣. 2017

[8]不同产地香椿嫩芽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史冠莹,王晓敏,赵守涣,张乐,蒋鹏飞,程菁菁,赵丽丽,王赵改. 2019

[9]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香椿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王晓敏,史冠莹,王赵改,张乐,程菁菁,蒋鹏飞,赵丽丽. 2019

[10]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11]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陈家宝,郭龙,温春秀,齐琳琳,温赛群,郑玉光,王蕾. 2021

[12]基于GC-IMS分析新疆不同寄主肉苁蓉挥发性物质. 彭旭阳,陈君然,崔瀚元,胡立武,张子迪,朱星宇,陈存坤. 2024

[13]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吕海鹏,钟秋生,施江,张悦,林智. 2014

[14]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品种香稻米快速鉴别方法. 卞景阳,孙兴荣,刘琳帅,邵凯,冯鹏,车野,胡禧熙,顾鑫,徐磊,李杰. 2024

[15]酸处理对干燥香菇甲醛、镉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高婵,王文亮,李宁阳,王延圣,弓志青,李永生,贾凤娟. 2023

[16]基于GC-IMS技术分析沃柑储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王淋靓,黎新荣,冯春梅,李建强,程三红,贺金娜,郝小玲,檀业维. 2021

[17]GC-IMS在绿茶挥发性物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2020

[18]即食烤制鱿鱼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吴俊杰,魏帮鸿,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朱琳,郑尧,杨絮,蒋中权. 2024

[19]3种干燥方式对红辣椒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康三江,宋娟,张海燕,袁晶,刘东. 2021

[20]干燥方式对苹果干品质特性及风味的影响. 宋娟,张海燕,曾朝珍,袁晶,慕钰文,康三江,文鹏程.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