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多四粒荚创新种质‘汾豆96’选育及理想模型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宏

作者: 史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四粒荚;每荚粒数;理想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21 期

页码: 14-22

摘要: 旨在选育多四粒荚大豆品种,构建理想模型,为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探索新途径。用spss 18分析‘汾豆96’生理生态特性,以椭圆叶形多四粒荚‘汾豆96’为主,结合34份披针叶形四粒荚材料,对其10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理想模型。‘汾豆96’群体内四粒荚单株的存在率达85%以上,单株四粒荚最高达49个,占总荚数的30.25%,‘汾豆96’产量随四粒荚数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当R~2=0.939时,模型拟合最优:Y=-87.583+0.415X_1-5.155X_2+10.094X_3+13.459X_4。回归方程表明多四粒荚创新材料产量与生物产量(X_1)、株高(X_2)、百粒重(X_3)和主茎节数(X_4)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提升每荚粒数和选育多四粒荚品种,是高产超高产育种产量突破的新途径。大豆品种具备的理想模型是抗倒伏、多荚粒、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短节间密荚类型。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张晓娟,周蓉,沙爱华,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 2007

[2]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韩亚丽,林春晶,丁孝羊,彭宝,李文跃,张春宝,赵丽梅. 2018

[3]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三、四粒荚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周新安,王贤智,蔡淑平,吴学军,沙爱华,邱德珍,张晓娟. 2005

[4]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周蓉,单志慧,张晓娟,沙爱华,陈海峰,邱德珍,周新安. 2009

[5]麻城黑山羊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陶虎,陈明新. 2015

[6]济宁青山羊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王可,崔绪奎,刘昭华,楚惠民,张玉玉,司全军. 2018

[7]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8]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9]高产量 高脂肪 高蛋白 三高大豆辽豆22号. 王德生. 2009

[10]花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白伟,孙占祥,刘晓晨,关晓雪,宋书宏,董丽杰. 2009

[11]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吴冬婷,张晓雪,龚振平,马春梅,张磊. 2012

[12]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和DTA-6对大豆源库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宫香伟,孙福东,石英,崔洪秋,张盼盼,赵晶晶. 2016

[13]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4]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5]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6]吉林省82年来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叶片部分生理特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赵洪祥,徐克章,杨光宇,杨春明,边少锋,陆静梅. 2008

[17]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18]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19]心土层肥力差异对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春雨,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刘峰. 2016

[20]不同基因来源的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 郑伟,魏湜,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刘玉红,韩世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