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豆机械化收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宏
作者: 史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机械化;抗倒伏;底荚高度;种植密度;栽培技术;机械损失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20 年 014 期
页码: 9-10,13
摘要: 机械收获是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耐密、高抗倒伏的品种汾豆96为试验材料,在密植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2种模式下,研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间套模式收割机和山地割晒机3种收获方式配套的栽培技术指标,计算机械收获带来的利润,为农民节时省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并从种植密度,底荚高度、喷施药剂及最佳时期给出建议.结果表明,机械化收获品种汾豆96,底荚高度在15~20 cm,种植密度可选择27万株/hm2;V7时期用200 mg/L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和促进熟期提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为完熟初期,此时收获机械损失最小.
分类号: S529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史宏. 2017
[2]大豆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李铭丰,胡立成,董丽华,郭玉虹,程爱国,辛立春. 2000
[3]适合贵州轻简化作业的油菜品种、材料的引进和鉴定. 张超,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4
[4]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穆麒麟,游艾青,王松,田小海. 2021
[5]种植密度对河北夏玉米生理成熟后茎秆抗倒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郑孟静,翟立超,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2022
[6]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冯学颖,米俊珍,刘景辉,赵宝平,王英,田露,徐忠山. 2024
[7]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梁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2017
[8]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Ⅰ.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 2009
[9]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大豆抗倒伏性研究. 屈晓珅,陈海涛,邱丽娟,王业成. 2012
[10]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宋英博. 2023
[11]北方旱地荞麦抗倒栽培技术研究. 郭志利,孙常青. 2007
[12]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13]浅析大豆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大垄密. 高玉华,刘鹏. 2013
[14]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817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余顺波,汤勇,杜才富,廖方全. 2014
[15]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杜志宏,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牛皓,王玉斌. 2017
[16]辽西滨海盐碱稻区水稻规模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 2020
[17]香蕉宽窄行种植及配套简易机械化的栽培技术. 郭标,邓英毅,李峰,劳家喜,周洁琼,冯斗,裴铁雄,姜建初,莫良玉. 2020
[18]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 张宇庆. 2017
[19]水果甘蓝甜味55的露地机械化规模化栽培技术. 王神云,曾晓萍,马金骏,王红,于利,李建斌. 2020
[20]黑龙江省谷子机械化精量播种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马金丰,李志江,董晓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多四粒荚创新种质‘汾豆96’选育及理想模型构建
作者:史宏
关键词:大豆;产量;四粒荚;每荚粒数;理想模型
-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作者:史宏
关键词:大豆;产量;生态类型;聚类分析;相关分析
-
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作者:史宏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底荚高度;产量;最佳结合点
-
耐旱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汾豆92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赵晶云;刘小荣;史宏;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汾豆92;选育;栽培技术
-
山西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研究
作者:任小俊;马俊奎;任海红;史宏;赵晶芸;刘小荣;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组;划分
-
耐旱、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汾豆93的选育
作者: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赵晶云;刘小荣;史宏;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耐旱;高产;抗病;汾豆93
-
Jinf群体不同蛋白含量株系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抗性分析研究
作者:史宏
关键词:大豆;Jinf群体;重组自交系;蛋白含量;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