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宏

作者: 史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生态类型;聚类分析;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50-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山西省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大豆产量突破比较困难的现状,通过滚动筛选,对18份产量突出的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研究,以期为高产、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参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划分生态类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5.54处将其分为4类:第1类为多分枝结荚类型;第2类为中等分枝结荚类型;第3类为披针叶少分枝结荚类型;第4类为椭圆叶少分枝结荚类型。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产量与分枝数和三粒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质量、二粒荚数、荚粒质量、粒质量和茎秆质量、总荚数、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分枝类型的大豆种质随密度变化,其产量达到最高值的点不尽相同,其中,多分枝类型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密度为24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中等分枝类型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升-降-升-降的趋势,密度为12,21万株/hm~2时呈现2个峰值,12万株/hm~2达到最高点;披针叶和椭圆叶的寡分枝类型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椭圆叶型密度为1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披针叶型密度为18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应该关注多荚粒材料的应用和不同生态类型大豆材料的合理密度。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聚类及相关性分析. 闫春娟,王文斌,董钻,宋书宏,曹永强,袁玉璐,王家宏,孙旭刚. 2011

[2]68份大豆品种资源在新疆灌区的农艺性状分析. 曾凯,张恒斌,陈李淼,赵靓,罗赓彤,战勇,周新安. 2017

[3]棉花高产品系筛选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乔文青,乔文青,齐海坤,严根土,王宁,石建斌,许庆华,周红,黄群. 2017

[4]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研究. 聂守军. 2005

[5]象草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冉景松,许能祥. 2009

[6]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7]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李文敬,高宇,胡英露,李昇,毕锐,张金平,史树森. 2020

[8]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2017

[9]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王大刚,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于国宜,张磊. 2014

[10]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北汊江段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曹过,李佩杰,王媛,杨彦平,刘凯. 2018

[11]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年份间差异及其关系. 慈敦伟,张礼凤,汪宝卿,王彩洁,李伟,徐冉. 2011

[12]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2011

[13]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任海祥,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王晓梅,童淑媛,杜维广. 2020

[14]以光周期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 费志宏,吴存祥,孙洪波,侯文胜,张宝石,韩天富. 2009

[15]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反应的鉴定. 费志宏,贾贞,冷建田,张宝石,吴存祥. 2009

[16]浙江大豆核心亲本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郁晓敏,袁凤杰,傅旭军,朱丹华. 2015

[17]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18]水分胁迫对不同类型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19]不同生态类型棉区主要生态因子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贺宾,铁木尔·吐尔逊. 2003

[20]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叶面积及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 李长辉,邵立刚,王岩,迟永芹,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