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的区域分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希柏

作者: 曾希柏;陈同斌;林忠辉;胡清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肥;粮食;生产潜力;GIS;中国

期刊名称: 地理学报

ISSN: 0375-5444

年卷期: 2002 年 57 卷 05 期

页码: 39-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我国各地区1990~1998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该地区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的增产潜力。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大多在3500~5250kg/hm2范围,粮食单产增产潜力一般在300~600kg/hm2左右,增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一般在5~10kg/kg(粮食/化肥)范围,但是各地区的差异较大。对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单产(5372kg/hm2)和生产潜力(7462kg/hm2)均东部地区(高施肥水平)最高;中部地区(中等施肥水平)的粮食单产和生产潜力居中,分别为4940kg/hm2和7216kg/hm2;西部地区(低施肥水平)的粮食单产和生产潜力最低,分别为3844kg/hm2和5470kg/hm2。按播种面积计算,粮食单产的增产潜力以西部地区最高,平均达948kg/hm2;东部地区局中,平均为754kg/hm2,中部地区则相应较低,为714kg/hm2。化肥增产效率(增施单位化肥的粮食增产量)以西部地区最高,达9.41kg/kg(粮食/化肥);中部地区居中,为7.17kg/kg(粮食/化肥);而东部地区最低,为-11.1kg/kg(粮食/化肥)。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虽然粮食生产潜力大,但是增产潜力很小,由于施肥量较大,增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分类号: F320

  • 相关文献

[1]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陈同斌,曾希柏,胡清秀. 2002

[2]四川省粮食生产的潜力、效益与前景研究. 王东阳. 1992

[3]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因子及需求情况分析. 周江梅,曾玉荣,吴越,刘荣章,李伟伟,李建华,郑百龙. 2006

[4]基于空间插值技术和辅助信息的吉林省玉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石淑芹,陈佑启,李正国,杨鹏,吴文斌,汤芳. 2011

[5]化肥与我国粮食的连续丰收. 奚振邦,徐四新. 2017

[6]我国粮食安全与化肥问题试析. 奚振邦,郑伟中. 2005

[7]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研究. 李子涵. 2016

[8]稻文化的再思考(4):稻与粮政——改革开放前. 庞乾林,林海,王志刚,王磊. 2014

[9]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磨恒中. 2020

[10]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空间格局演变. 吴建寨,张建华,孔繁涛. 2015

[11]入世后中国农业的状况(英文). 周芃成. 2004

[12]我国粮食产需平衡变化及对策. 屈宝香,李文娟,尹昌斌,钱静斐. 2010

[13]稻文化的再思考(5):稻与粮政——改革开放后. 庞乾林,李西明,林海,王志刚. 2014

[14]新形势下中国粮改几个问题的探讨. 孙强. 2004

[15]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陈秧分,李先德. 2013

[16]中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凌,赵春芳,周丽慧,王才林. 2015

[17]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 屈宝香,张华,李刚. 2011

[18]近30年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钟新科,刘洛,徐新良,游松财. 2012

[19]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 屈宝香,张华. 2010

[20]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屈宝香,李文娟,钱静斐.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