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凤尾鸡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荣宏

作者: 李荣宏;杨朝武;余春林;王蓉芳;兰英花;罗金保;牟桑;苏元君;杨小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水凤尾鸡;杂种优势;性能评定

期刊名称: 中国家禽

ISSN: 1004-6364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37-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开发黑水凤尾鸡的杂交遗传潜能,突破凤尾鸡生长缓慢、体格较小等问题,减少养殖成本,使其能更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了黑水凤尾鸡与大恒肉鸡正反交F1代(正交黑水♂×大恒♀,反交大恒♂×黑水♀)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体尺、屠宰性能指标以及肉质评定并讨论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杂交F1代受精率与孵化率均高于母代(P<0.05),且反交S2孵化率显著高于正交S1(P<0.05);F1代初生重杂种优势率S1大于S2,随着日龄增加,S2优势率反超S1;F1代在体尺上未出现杂种优势;屠宰性能杂种优势率S2高于S1;肉质评定上S1、S2差异较小,S1脂肪含量高于S2(P<0.05)。研究表明,黑水凤尾鸡杂交组合相较于纯繁在各方面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

分类号: S831.2

  • 相关文献

[1]济宁青山羊育种核心群选育效果初步分析. 王可,王金龙,楚惠民,关闻,崔绪奎,高淑霞. 2014

[2]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3]芹菜耐抽薹性杂种优势及亲子间相关性分析. 王武台,高国训,吴锋,刘惠静. 2012

[4]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5]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江建华,刘强明,卢超,张红,刘晓丽,党小景,牛付安,Manamik Caleb BRERIA,赵凯铭. 2012

[6]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7]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8]徐州芽黄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冯营. 2009

[9]苦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余中伟,向长萍. 2008

[10]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1]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2]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刘金波,徐大勇,潘启民,秦德荣,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王宝祥,杨波,樊宁声. 2011

[13]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4]高梁育种工作的回顾. 宋高友,苏益民. 1996

[15]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16]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闵绍楷,汤圣祥. 1997

[17]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18]我国向日葵育种研究的基本历程.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汤勇. 2015

[19]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王金社,管荣展,盖钧镒. 2011

[20]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