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环境中微塑料表面性质及形貌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倩

作者: 周倩;涂晨;张晨捷;章海波;付传城;李远;李连祯;熊宽旭;徐笠;骆永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塑料;盐沼;红树林;海岸带湿地;定位试验;表面变化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21 年 013 期

页码: 1580-15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岸带湿地是微塑料的重要聚集区.目前,对海岸带真实湿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表面形貌和性质变化研究甚少.本研究选取我国北方温带的黄河口盐沼湿地和南方亚热带的北部湾红树林湿地,以聚苯乙烯发泡和聚乙烯薄膜为受试微塑料对象,通过原位土壤掩埋(地下暴露)和非掩埋(地上暴露)定位试验和定期采样,观察和分析微塑料表面形貌、官能团、比表面积和疏水性等变化,以揭示南北典型生物地理海岸带湿地环境微塑料表面性质及形貌变化特征.在形貌上,南方北部湾红树林湿地中发泡微塑料表面出现更多的凹坑和孔洞,地上暴露的发泡18个月后,表面发生脆化和易脱落现象,而地下暴露的未出现此现象;对于比表面积,黄河口盐沼湿地原位土壤掩埋发泡和薄膜的更高;对于羰基指数,黄河口盐沼湿地土壤环境中发泡和薄膜表面的增长速率更快,地上暴露的微塑料更容易老化;对于表面疏水性,南北两类湿地土壤中掩埋薄膜表面疏水性均降低.对于微塑料类型,发泡和薄膜型微塑料均以大孔和介孔为主,发泡表面形貌更易发生变化,但薄膜比表面积变化更大.可见,滨海土壤环境微塑料表面性质及形貌变化与湿地类型及条件、微塑料种类及其暴露方式和时间等多因素有关,但对这些变化的机理有待深入研究.综上,本研究可为我国海岸带环境微塑料表面微界面化学过程和环境行为研究及其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沿潮沟级别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空间变异. 储忝江,盛强,王思凯,黄铭垚,吴纪华. 2016

[2]定位试验20年黄潮土速效磷养分的变化特征.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3]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2000

[4]牧草对改良滨海盐土的效果及其利用效益. 陆炳章,许慰睽,周春霖. 1993

[5]阴山北麓退耕地不同植被群落生态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赵沛义,妥德宝,段玉,李焕春,徐晓曼. 2006

[6]15年定位试验土壤钾素状况及其产量效应. 张爱君,张明普,蒋仁成. 1999

[7]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忠新,孙磊,吴英,刘玉林. 2009

[8]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朱红,孙健,徐飞,史新敏. 2010

[9]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孙健,朱红,史新敏,徐飞. 2011

[10]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三大土类中钾素平衡的研究.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张桂兰,朱洪勋. 1999

[11]黄潮土的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 张爱君,马飞,张明普. 2000

[12]连续三年定位施用硫酸钾镁肥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王飞,李昱,李清华,何春梅,林诚,林新坚. 2008

[13]连续多年施用硫酸钾肥对烟田土壤及烟株硫素含量的影响. 张继光,梁洪波,申国明,董建新,张清明,陈向东,吴元华,查婷,于海容. 2013

[14]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兆顺,吴俊强,钱芳,楼辰军. 2010

[15]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津郊潮土长期定位试验. 王德芳,姚炳贵,高宝岩,吕伟. 2002

[16]不同复种制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早稻产量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俞劲炎,赵渭生,叶元林. 1993

[17]有机肥料定位还田对烟叶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石屹,姜鹏超,赵兵,窦玉青,郭先锋,元建. 2009

[18]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对两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 张银平,王振伟,刁培松,杜瑞成,李洪文,姚文燕. 2018

[19]长期三熟制下谷物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性状的演化. 王胜佳,陈义,李实烨. 2003

[20]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