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模拟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蕴倩

作者: 顾蕴倩;刘雪;张巍;亓春杰;汤开磊;赵杨;张岩;李刚;王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弱光逆境;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5 期

页码: 898-9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定量研究灌浆期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扬麦13号和宁麦9号为试材,通过设定灌浆期4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100%、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弱光逆境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定量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弱光逆境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将上述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与SUCROS模型结合,建立灌浆期弱光逆境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模型,并使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小麦灌浆期日总光合有效辐射低于3.71 MJ.m-2且持续2 d以上对叶片净光合速率产生显著影响;日总光合有效辐射低于3.71 MJ.m-2且持续4 d以上对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总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0.88、0.96、0.96,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5.69%、12.46%、3.32%、5.2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弱光逆境对小麦灌浆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弱光天气事件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模型工具。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弱光逆境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 王明,蒋卫杰,余宏军. 2007

[2]弱光逆境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 王明,蒋卫杰,余宏军. 2007

[3]作物超高产品种生理及产量性状对施肥量的响应研究综述. 王婷婷,饶德民,孟凡钢,于德彬,张鸣浩,张伟. 2023

[4]果实负载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郝婷. 2015

[5]双深松覆盖对丘陵旱区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俊红,姚宇卿,吕军杰,张洁,丁志强,于新峰. 2013

[6]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2024

[7]基于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化肥减量对春小麦的影响. 罗静静,李怀胜,王贺亚,艾海峰,王斌,张磊. 2022

[8]光合菌剂对弱光照生态区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2022

[9]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马毅辉,鲁传涛,薛飞,王恒亮,张玉聚. 2015

[10]开顶式气室的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童思思,孙旭,郑飞翔,王效科. 2023

[11]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1

[12]小麦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反射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吴朝阳,牛铮,汤泉,黄文江. 2009

[13]基于光谱角指数小麦冠层叶片特征差异估测研究. 肖春华,吕银亮,刁万英,李少昆,王克如,陈兵,王琼. 2015

[14]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光谱响应及株型识别方法研究. 卢艳丽,李少昆,王纪华,谢瑞芝,黄文江,高世菊,刘良云,王之杰. 2005

[15]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顾蕴倩,刘雪,张巍,亓春杰,汤开磊,赵杨,张岩,李刚,王斌,赵春江,周剑敏,罗卫红. 2013

[16]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7]不同负载量对苹果“丽嘎啦/MM106”冠层光合能力及品质的影响. 张秀美,王宏,张广仁. 2015

[18]不同品种冬小麦再生生长对刈割干扰的响应. 王丹丹,田莉华,沈禹颖,刘渊博. 2014

[19]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邵帅,王国宏,樊勇,史磊. 2018

[20]不同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青贮产量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白岚方,张向前,王瑞,王雅楠,叶雪松,王玉芬,李娟,张德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