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嘉

作者: 王嘉;薛敏;刘海燕;吴秀峰;郑银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脲醛聚合物;吉富罗非鱼;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1 年 01 卷 01 期

页码: 40-45

摘要: 采用浸泡和口服2种致毒方式,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进行脲醛聚合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浸泡实验采用的实验鱼初始体质量3.6g左右;口服实验采用的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55.00±0.05)g,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醛聚合物进行21d的摄食养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泡致毒方式下,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24h的半致死浓度LC50=2414.2mg/L,LC5095%可信限为2254.1~2585.7mg/L;在21d口服实验中,饲料中添加5000和10000mg/kg脲醛聚合物显著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摄食率、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对存活率及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10000mg/kg脲醛聚合物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及5000mg/kg组,血清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21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为13.2mg/(kg·w·d)。

分类号: S963

  • 相关文献

[1]5种药物对高体革鯻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梁拥军,史东杰,孙砚胜,孙向军. 2010

[2]3种治疗小瓜虫病药物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张世勇,王明华,边文冀,王江,钟立强,陈校辉. 2018

[3]铜铁合剂、敌百虫、亚甲基蓝和聚维酮碘对三角鲂夏花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戴瑜来,谢楠,马恒甲,戴杨鑫,许宝青,林启存,黄辉. 2020

[4]养殖水体中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李之乡,王伟继,胡玉龙,吕丁,吴欢欢,栾生,孔杰. 2017

[5]四种水产药物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徐滨,聂媛媛,魏开金,邓龙君,甘维熊,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7

[6]苯噻酰草胺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 黄晓丽,吴松,黄丽,王鹏,陈中祥,覃东立. 2021

[7]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陈荣枝,翁伯琦. 2017

[8]几种常用渔药对白甲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陈先均,周剑,周波. 2011

[9]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马宝珊. 2014

[10]4种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王桂芹,戈贤平. 2009

[11]洗涤剂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的研究. 段国庆,江河,胡王,凌俊,胡玉婷,潘庭双. 2014

[12]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中华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杜浩,危起伟,刘鉴毅,杨德国,陈细华,朱永久,唐国盘. 2007

[13]2种渔药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孙博,刘琦,裘丽萍,瞿建宏,郑尧,陈家长. 2015

[14]6种渔药对芝麻魽苗种的毒性试验研究. 张宗慧,张竹青,李道友,杨凯,刘艳. 2012

[15]~(60)Coγ射线辐照和EMS处理对火龙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邓仁菊,范建新,蔡永强,高安辉,袁启凤. 2011

[16]氨氮对西伯利亚鲟的急性毒性试验. 袁丁,张欣,马峻峰,马国庆,罗琳,李铁梁,姜娜,马志宏. 2014

[17]4种常用药物对克氏双锯鱼稚鱼急性毒性试验. 叶乐,杨其斌,王雨,陈旭. 2009

[18]对硝基酚对稀有鲫胚胎的急性毒性. 辛苗苗,危起伟,王志坚,陈慕飞,陈冬明,孙庆亮. 2014

[19]Cr~(6+)对牙鲆仔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崔剑斌,孙朝徽,赵雅贤,任建功,张晓彦,王桂兴,都威,侯吉伦,宫春光,王玉芬. 2019

[20]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新品种对BmNPV抗性的鉴定. 钱荷英,李刚,赵国栋,刘明珠,孙平江,徐安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