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悬浮发酵中TSs和TFs的形成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斌

作者: 徐斌;江和源;薛金金;刘千录;张建勇;王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鲜叶;悬浮发酵;儿茶素;聚酯型儿茶素;茶黄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22 期

页码: 140-14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茶鲜叶悬浮发酵生产速溶红茶中TSs和TFs含量和种类的变化,根据其工艺要求,以HPLC测定的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茶黄素(theaflavins,TFs)为指标,分别对选取的4个影响因子(通氧速率、细胞破碎率、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通氧速率0.8 L/min以上,TSs的生成含量会随着通氧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而TFs的量则变化不显著;破碎率60 s以上,TSs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TFs的生成量是随着破碎率的增大而减少;温度各水平在TSs的生成上没有显著差异,而25℃以上,TFs的生成含量和温度负相关;TSs的生成含量会随着料液比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75~125mg/mL),TSs、TFs含量的增长并不显著。

分类号: TS272`Q946.8

  • 相关文献

[1]不同pH条件下TSs的形成机理及其与TFs的竞争性形成研究. 徐斌,江和源,张建勇,杨刘艳,刘千录. 2015

[2]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徐斌,薛金金,江和源,张建勇,王岩. 2014

[3]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和茶黄素. 薛金金,江和源,龙丹,王伟伟,张建勇. 2014

[4]不同茶类加工副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王伟伟,施莉婷,俞露婷,江和源,张建勇. 2018

[5]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酶促合成机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施莉婷,江和源,张建勇,王伟伟,崔宏春. 2018

[6]HPLC 法同时测定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和茶黄素. 薛金金,江和源,龙丹,王伟伟,张建勇. 2014

[7]红茶萎凋对歧化和苯骈化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苏威,王伟伟,江和源,施莉婷,陈琳,付静,崔宏春. 2019

[8]外源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儿茶素二聚体氧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付静,江和源,张建勇,施莉婷,王伟伟. 2019

[9]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龚志华,陈栋,朱盛尧,陈凌,陈朵,李徐,肖文军. 2013

[10]不同茶树品种悬浮发酵对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江用文,滑金杰,袁海波,马海乐. 2018

[11]骏眉工艺红茶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伟伟,乐婷,杨刘艳,王蔚,江和源. 2022

[12]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潘顺顺,庞式,赖兆祥,曾文伟,赵超艺. 2010

[13]萎凋程度对泰顺红茶品质和儿茶素氧化的影响. 王伟伟,杨刘艳,江和源,张建勇. 2017

[14]儿茶素组成对化学氧化形成茶黄素的影响机理初探. 张建勇,江和源,江用文. 2009

[15]儿茶素组成对化学氧化形成茶黄素的影响机理.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江用文. 2011

[16]氧气对茶多酚化学氧化合成茶黄素的影响.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江用文. 2011

[17]不同嫩度鲜叶加工工夫红茶对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 王伟伟,施莉婷,苏威,江和源,张建勇. 2018

[18]豆渣悬浮发酵转化为秀珍菇多糖的纯度研究. 郑恒光,陈君琛,汤葆莎,吴俐. 2011

[19]响应面法优化聚酯型儿茶素浸提条件. 薛金金,江和源,张建勇,徐斌,杨刘艳,刘千录,王岩. 2015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鲜叶中游离多胺含量. 吴琴燕,陈露,张文文,马圣洲,赵飞,庄义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