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小麦生理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丽华

作者: 吕丽华;李谦;雷明帅;姚艳荣;贾秀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增温;生理指标;耐热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z1 期

页码: 138-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耐热品种抗性提高的生理机制,筛选简单易行的耐热评价指标.2017年秋-2019年夏在河北藁城利用温室增温和人工气候室增温,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冀麦418高温条件下千粒质量、产量和经济系数降低,但与衡4444和山农28比较,降幅较小;并且冀麦418产量热感指数明显低于1,属于耐热性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旗叶SPAD值、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冠温与产量显著相关,旗叶SPAD值、冠温与产量热感指数也呈显著相关,综合丰产性和耐热性,这些指标可作为耐热品种筛选的参考指标.由此得出耐热品种生理特点为:高温下旗叶光合速率、SPAD值、相对含水量和生育后期荧光参数QY和Fv/Fm降幅较小,且冠温较低,生育后期仍可维持较高的叶片生理活性.

分类号: S512.01

  • 相关文献

[1]不同苦瓜种质耐热性生理效应的综合分析. 向华丰,陈麒多,陈思羽,汤青林,陈新中,张洪成,王鹤冰. 2023

[2]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2023

[3]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 2013

[4]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亓振. 2013

[5]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蜡质含量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申孝军,巩文军,段爱旺. 2013

[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的缓解效应. 吕丽华,雷明帅,姚艳荣,李谦,贾秀领. 2022

[7]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2010

[8]氮肥追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亓振. 2013

[9]塑料大棚内沼气燃烧增温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效应. 王志春,吴承东,王春云,耿安红,张明,赫明涛. 2014

[10]大棚保护地冬季增温及名特蔬菜促早栽培技术效益评价. 刘建,魏亚凤,李波,杨美英. 2013

[11]辽宁省日光温室大棚保温增温技术. 吕霞. 2013

[12]藏北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增温与施氮的响应. 宗宁,柴曦,石培礼,蒋婧,牛犇,张宪洲,何永涛. 2016

[13]沼气增温对日光温室温度及草莓光合能力的效应. 颜振峰,王志春. 2009

[14]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孙永玲,郭高,童存泉,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15]增温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王晨晨,王珍,张新杰,李寅龙,刘军利,韩国栋. 2014

[16]油菜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研究. 孙永玲,郭高,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17]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对开放式主动增温的响应. 杨陶陶,胡启星,黄山,曾研华,谭雪明,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张俊. 2018

[18]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C3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净,王建雄,张姝鑫,景玉川,王毅. 2020

[19]生物质发酵增温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茆军. 2020

[20]模拟增温和增雨对冷蒿营养元素分配的影响. 阿里穆斯,席溢,高清竹,黄永梅,崔箭.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