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地立体种植模式——枣粮间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丽华

作者: 任丽华;郑国相;李晓阳;姜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退耕地;枣树;枣粮间作;辽宁省朝阳市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

ISSN: 1000-0941

年卷期: 2004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辽宁省朝阳市退耕地以栽植杨树、刺槐、油松为主,经济效益低,而在退耕地进行枣粮间作,可明显提高退耕地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枣粮间作模式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为本地区退耕地种植模式的改进提供一条新途径,从而解决了林粮争地问题。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晚香梨引种栽培初报. 岳广旭. 2009

[2]退耕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王博,赵沛义,任永峰,高宇,路战远,程玉臣,徐文俊. 2015

[3]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国利,陈应武,刘长仲,侯扶江,杨宝生,王森山. 2010

[4]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 肖波,王庆海,李翠,曹志德. 2011

[5]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7

[6]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植物多样性变化. 王储,闫玉春,蔡育蓉,王旭,徐大伟,珠娜,张敬敏,辛晓平,陈金强. 2022

[7]塔河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及植被养分特征数值分析. 张优,刘茂秀,史军辉,王新英,艾吉尔·阿不拉,张炎. 2024

[8]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 2002

[9]平安县脑山地区退耕地恢复生态植被对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影响. 樊光辉,汪海林. 2008

[10]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8

[11]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影响评价. 王月玲,王思成,蔡进军,马璠,董立国,李生宝. 2017

[12]枣树的整形修剪特点. 周润生. 2012

[13]利用RAPD技术进行枣树的品种鉴定. 智福军,贾彦丽,梁海永,吕瑞江,褚凤杰. 2009

[14]枣树根蘖归圃育苗技术. 王斌. 2000

[15]枣树保花保果技木. . 2014

[16]宁夏栽培枣树品种(品系)的RAPD分析研究. 陈晓军,陈虞超,李苗,甘晓燕,刘挺俊,宋玉霞. 2010

[17]刺蜡封接穗的贮藏期和温湿度的影响. 王斌,郭裕新. 1997

[18]半干旱地区枣树栽植技术研究. 李树彬,王洪军. 2003

[19]枣树的特性与栽培技术. 周润生. 2000

[20]优良枣树中熟品种. 王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