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份糯玉米骨干系类群划分及杂优模式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薪淇

作者: 王薪淇;卢实;李穆;董亚琳;孟令聪;王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类群划分;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及亲缘关系并预估杂优模式,本研究选取36份糯玉米骨干自交系,采用基于多重PCR技术的1K 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36份糯玉米骨干系被划分为4个类群(A、B、C、D),通过建立以垦粘1号等品种为参照的模拟双亲模型,预估了WX8×Nuo2、WX19×Nuo1等多种杂优模式,为糯玉米育种提供了方向。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吉农糯系列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 王薪淇,周旭东,周德龙,郑淑波,高嵩,董亚琳,路明. 2020

[2]"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 赵久然,卢柏山,史亚兴. 2011

[3]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技术研究. 王义发,沈雪芳,张壁,颜韶兵,张建明,康慧仁,许梅玲. 2011

[4]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宋旭东,章慧敏,张振良,周广飞,程玉静,石明亮,薛林,郝德荣. 2023

[5]应用清蛋白PAGE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陈景堂,池书敏,马占元,刘志增,孟义江,祝丽英. 2001

[6]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王茅雁,傅晓峰,齐秀丽. 2004

[7]东海及黄海南部渔业资源水文环境类群划分及其相关特征的初步分析. . 2019

[8]利用SNP芯片进行玉米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新品种选育. 高嵩,刘宏伟,何欢,吕庆雪,周德龙,邢跃先,赵兴彦,张志军,张建新,仲义,夏远峰,宋广树. 2021

[9]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 郭树春,张艳芳,孙瑞芬,李素萍,于海峰,刘腊青,王洪波,安玉麟. 2017

[10]基于玉米50K芯片分析鲜食玉米温-热带杂种优势模式及其育种利用. 胡俏强,周玲,潘玖琴,吉善良,黄少华,周安来,孙雪花,郭华,赵涵,戴惠学. 2021

[11]玉米种质类群划分的常用方法及评价. 史桂荣. 2001

[12]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新方法——遗传背景分析法. 郭景伦,赵久然,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静梅,任洁. 2003

[13]应用低密度SNP芯片解析玉米遗传多样性. 高嵩,张楠,何欢,郑淑波,赵桐,周小辉,代秀云,黄威,王薪淇. 2024

[14]RAPD标记在日本兵库县20个酒米品种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李余良,吉田晋弥. 2000

[15]利用SNP标记对5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 吴金凤,宋伟,王蕊,田红丽,李雪. 2014

[16]利用SNP标记划分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 卢柏山,史亚兴,宋伟,徐丽,赵久然. 2015

[17]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的SSR标记分析. 王凤格,赵久然,佘花娣,陈刚,郭景伦,戴景瑞. 2005

[18]非洲抗病优异玉米种质的鉴定及其与自育骨干系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 郭衍龙,周广成,赵璞,王世才,王清华,马春红. 2017

[19]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20]糯玉米的应用与开发. 黄小兰,孙权星,姜健,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