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沈斌

作者: 杨沈斌;申双和;赵小艳;赵艳霞;许吟隆;王主玉;刘娟;张玮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稻区;气候变化;水稻;ORYZA2000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9 期

页码: 1519-1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和B2方案,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基准时段(1961—1990)气候(Baseline)和2021—2050时段A2、B2情景下的水稻产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的影响。构建两种影响评估方法,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2肥效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A2情景下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4.5d,产量减少15.2%;B2情景下平均缩短3.4d,产量减少15%。其中,减产达到20%以上的区域集中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南部和湖南东部地区。当考虑CO2肥效作用后,A2情景下水稻平均产量减少5.1%,B2情景平均减少5.8%。减产区域缩小且幅度降低,江西和浙江部分地区则呈现一定程度增产,但增幅<10%。大气CO2肥效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水稻产量,使晚稻在增温的不利影响下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态势,但对单季稻和早稻的增产贡献仍不足以抵消升温的负面影响。另外,大气CO2肥效作用可有利于提高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的稳产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湖南省季节性干旱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冯利平,莫志鸿,黄晚华,杨晓光,潘学标. 2011

[2]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 程本义,夏俊辉,沈伟峰. 2009

[3]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陈丽虹,燕金香,褚光,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陈松. 2017

[4]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孕穗开花期高温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江敏,金之庆,石春林,葛道阔,朱大威. 2010

[5]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6]全球变化背景下CO_2浓度升高对褐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侯茂林. 2011

[7]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邓艾兴,李歌星,吕玉平,刘猷红,孟英,张俊,张卫建. 2023

[8]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熊伟,杨婕,吴文斌,黄丹丹,曹阳. 2013

[9]CO_2浓度倍增对水稻和褐飞虱蜜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石宝坤,胡朝兴,侯茂林,廖晓兰. 2013

[10]近50年四川省水稻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庞艳梅,刘琰琰,陈超,董孝斌. 2014

[11]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稻作制度的影响. 江敏,金之庆,杨慧,石春林,朱朝枝,林文雄. 2012

[12]气候变化对浙江水稻生产影响的集合模拟分析. 叶宏宝,石晓燕,李冬,华珊,徐志福. 2016

[13]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以南方水稻产区湖南省宁乡县为例. 陈章发. 2011

[14]气候变化对塞维利亚水稻生产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黄焕平,熊伟,林而达. 2012

[15]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李大林. 2010

[16]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评估. 马欣,吴绍洪,李玉娥,张雪艳,高清竹,伍洋. 2012

[17]我国水稻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杨修,孙芳,林而达,居辉,熊伟. 2004

[18]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谢立勇,林而达. 2007

[19]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 熊伟,陶福禄,许吟隆,林而达. 2001

[20]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 熊伟,许吟隆,林而达,卢志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