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刈割时间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立波

作者: 陈立波;刘磊;李志勇;王美珍;陈双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晚秋刈割;秋眠类型;POD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6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的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较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平稳,变化幅度较小,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对于北方温度变化具适应性及更好的抗寒性;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化剧烈,表明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对晚秋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中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的变化幅度介于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之间,但其变化趋势更接近低度秋眠类型,说明中度秋眠类型苜蓿在抗寒性方面更接近于低度秋眠类型。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不同苜蓿品种秋眠级评定及产量性状的初步分析. 闫亚飞,柳茜,高润,孙启忠,方珊珊,刘志英. 2016

[2]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师文贵,李鸿雁,李兴酉,王美珍. 2010

[3]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王美珍,常书娟. 2009

[4]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田占标,卫智军. 2007

[5]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 2007

[6]苜宿褐斑病抗性与几种同工酶的关系. 袁庆华,桂枝. 2003

[7]苜蓿褐斑病抗性与几种同工酶的关系. 袁庆华,桂枝. 2003

[8]Cu~(2+)、Mg~(2+)、Fe~(2+)浸种及喷施对绿豆产量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郝曦煜,梁杰,陈剑,尹智超,王英杰,肖焕玉,尹凤祥. 2017

[9]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 邵艳军,李广敏,辛春艳. 2000

[10]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POD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比较分析. 关天霞,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赵丽,田彩萍. 2007

[11]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丹青,葛亚英,潘刚敏,沈晓岚,何勇,张智,刘晓静,朱祝军. 2011

[12]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孙冬梅,林志伟,迟丽,肖翠红,陈起强,孙晓吉. 2010

[13]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生化响应. 李海燕,段玉玺,陈立杰,陈井生. 2014

[14]火龙果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研究. 王彬,郑伟,何绪晓,李胜海,邓仁菊. 2014

[15]干旱胁迫下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田中艳,周长军,杜志强,张志刚,杨柳,吴耀坤,金铃,郑殿峰. 2010

[16]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17]油桃高CO_2充气包装常温贮藏试验. 杨卫东,李伟丽,李喜宏,张培培. 2010

[18]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 2000

[19]铅胁迫对芋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素君,邹日,柏新富,李锡香,王海平,宋江萍,邱杨,沈镝. 2014

[20]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高国训,王武台,吴锋,刘惠静,朱鑫,靳力争,彭立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