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置换机制及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德卫

作者: 杨德卫;郑向华;程朝平;叶宁;黄凤凰;叶新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遗传机制;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271-2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挖掘作物新资源、作物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的理想工具,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因此,构建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对丰富作物遗传资源和作物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概括了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原理、特点以及分类,重点阐述了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过程中置换的遗传机制和遗传效应,提出了该群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分类号: S188

  • 相关文献

[1]主要农作物粒重的研究进展. 王春芳,张温典,姚钢乾,刁现民,智慧,李伟. 2015

[2]作物早熟性基因定位与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葛选良,钱春荣,王柏臣,于洋,姜宇博. 2014

[3]高梁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獺莹,朱凯,王艳秋. 2010

[4]高抗性淀粉水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周新桥,陈达刚,郭洁,刘传光,陈友订. 2020

[5]八倍体小黑麦耐盐细胞产生的遗传机制. 王小军,鲍文奎. 1998

[6]禾本科作物芒遗传研究进展. 亓斐,邢丕一,鲍印广,王洪刚,李兴锋. 2020

[7]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抗药性的遗传机制. 李宁,王大伟,刘晓辉. 2016

[8]牛、绵羊角的遗传定位及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何晓红,蒋琳,浦亚斌,赵倩君,马月辉. 2021

[9]高粱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玥莹,朱凯,王艳秋. 2010

[10]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机制的研究. 张素勤,顾兴芳,张圣平,邹志荣. 2005

[11]柑橘的钾营养研究进展. 苑平,吴娟娟. 2017

[12]云南粳亚种生态群间孕穗期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 2004

[13]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 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王锋. 2015

[14]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抗药性的遗传机制. 李宁,王大伟,刘晓辉. 2016

[15]水稻新不育系科丰A显性早熟性的遗传机制分析. 肖宇龙,余传元,雷建国,李马忠,江玲,万建民. 2009

[16]大豆抗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机制研究. 宋书宏,苏黎,蔺瑞明,陈艳秋,董丽杰. 2000

[17]大豆A3亚基低含量种质的初步分析和遗传机制的研究. 周莎莎,邱丽娟. 2008

[18]植物叶缘锯齿调控的研究进展. 郑健,潘继红,余卫霖,宋云连,毕珏,凌铭蔚,王跃全,高贤玉,张惠云,罗心平. 2023

[19]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 2000

[20]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 闫昊,刘宝泉,王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