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适合度植物对褐飞虱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玉坤

作者: 刘玉坤;王渭霞;赖凤香;傅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寄主适合度;解毒酶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SN:

年卷期: 2009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解毒酶在昆虫应对不适宜寄主植物中可能有重要作用。褐飞虱食性单一,只以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为寄主,其中栽培稻中还存在大量不适于褐飞虱的抗性品种。本文通过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褐飞虱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研究,探讨褐飞虱寄主适合度与解毒酶活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水稻品种TN1、武育粳3号、IR42、RathuHeenati和稗草为饲喂植物,其中,TN1、武育粳3号高感褐飞虱,7天存活率分别为67.6%、75.6%;IR42为中抗品种,褐飞虱7天存活率(47.9%)显著低于前两个品种;RathuHeenati和稗草高抗,褐飞虱的存活期多不超过3天。试验中取褐飞虱3龄若虫及初羽化成虫分别饲养于上述5种寄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棉盲蝽的寄主种类、转移规律、生态分布与寄主的适合度. 徐文华,王瑞明,林付根,刘标,臧慧. 2007

[2]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解毒酶活性的比较. 李娜,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陈列忠. 2010

[3]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与相关解毒酶的通径分析. 武银玉,曹亚萍,范绍强,赵飞,邢鲲. 2020

[4]防治烟蓟马的生物源农药筛选及其对解毒酶活性影响. 王爱玉,艾合买提·买买提,杨媛雪,李卓,薛超,段爱玲,赵鸣. 2021

[5]毛足棒角蝗对高效氯氰菊酯、印楝素和苦参碱的敏感性监测及解毒酶活性分析. 高海燕,杨旭兵,闫锋,孙彦楠,韩海斌,高书晶. 2024

[6]防治东亚飞蝗的杀虫剂筛选及不同组织酶活分析. 王爱玉,薛超,来有鹏,李秋荣,张芸,赵鸣,张建华,杨媛雪. 2022

[7]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及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尹飞,陈焕瑜,李振宇,林庆胜,胡珍娣,张德雍,冯夏. 2013

[8]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杜亮,黄芳,王飞飞,吕要斌. 2015

[9]寄主植物对朱砂叶螨药剂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短期诱导研究. 戴宇婷,张友军,吴青君,谢文,王少丽. 2013

[10]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峰,郭明明,樊继伟. 2024

[11]新疆向日葵主产区有害蓟马优势种群鉴定及其解毒酶对防治药剂的响应. 帖展疆,张桂源,马朝阳,穆建国,王贺亚,王鹏,惠慧,张学坤. 2024

[12]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13]醚菊酯与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控制效果.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邱晓红,何东兵,姚克兵. 2013

[14]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15]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16]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7]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比较研究. 李树娟,李容柏. 2010

[18]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 齐国君,肖满开,吴彩玲,江潮,张孝羲,翟保平. 2010

[19]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20]杂交稻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肖放华,彭兆普,李宣铿.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