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多酚氧化酶氧化儿茶素形成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金金

作者: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源;多酚氧化酶;儿茶素;茶黄素类;聚酯型儿茶素类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020 期

页码: 76-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催化儿茶素氧化形成TFs和TSs的最佳酶源.方法:以丰水梨、贡梨、香梨、红富士苹果、茶鲜叶、漆酶等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来源PPO酶活性,并比较其对TFs和TSs合成的影响.结果:丰水梨PPO酶活性最高,为621.4 U/(min·g),是茶鲜叶酶活性的2.8倍.PPO合成TFs能力及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丰水梨(0.228 mg/mL)、红富士苹果(0.011 mg/mL)、漆酶(0.008 mg/mL),其中丰水梨PPO有利于TF-3'-G和TFDG的合成,而其他PPO则有利于TF的合成;PPO合成TSs能力及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丰水梨(0.958 mg/mL)、漆酶(0.158 mg/mL)、红富士苹果(0.100 mg/mL),丰水梨PPO有利于TSA和TSB的合成,红富士苹果PPO、漆酶则有利于TSA和TSC的合成;在丰水梨、红富士苹果、漆酶这3种酶的催化作用下,TSs的合成量均高于TFs.结论:丰水梨PPO具有比红富士苹果、漆酶更强的合成TFs和TSs的能力.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外源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儿茶素二聚体氧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付静,江和源,张建勇,施莉婷,王伟伟. 2019

[2]不同茶树品种悬浮发酵对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江用文,滑金杰,袁海波,马海乐. 2018

[3]茶黄素的提取制备技术(续).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袁新跃. 2009

[4]双孢蘑菇植物源烫漂护色剂原料的筛选. 魏书信,王安建,田广瑞,李确静. 2012

[5]植物源抗病毒剂20%丁香酚AS防治西葫芦病毒病药效试验. 陈浩,胡梁斌,王春梅,徐庆宣,黄晓艳,石志琦. 2009

[6]植物源昆虫拒食剂研究进展. 韩招久,肖旭,姜志宽,王宗德,曹勇平,谭伟龙,史东海,邢翠香. 2014

[7]不同药土比育苗材料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王宏宝,梁照文,刘伟中,赵桂东,唐金陵,李茹. 2016

[8]红外光谱技术在蜂蜜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屠振华,朱大洲,籍保平,孟超英,王林舸,庆兆坤. 2010

[9]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杨,尹卫. 2006

[10]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唐甜甜,许杰,吴涛. 2019

[11]植物源活性肽的研究开发概况. 李依娜,余元善,肖更生,徐玉娟,邹波,邹颖. 2020

[12]植物源性天然药物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凯仁,李冰,张继瑜. 2021

[13]皂角表面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对农药的增效作用研究. 赵峰,胡冠芳,刘敏艳,牛树君,李玉奇,余海涛. 2011

[14]几种植物源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杨三维,谢咸升,李红玲,王随保. 2008

[15]植物源抗病毒剂丁香酚微囊及田间使用技术开发. 张晓艳,陈浩,李敏,邱静羽,石志琦. 2015

[16]实蝇类植物源引诱剂研究进展. 王琼,李为争,陈汉杰,龚东风,胡晶晶,郭帅,原国辉. 2014

[17]ICP-MS用于云南南部四种特色蜂蜜的植物源鉴别分析. 魏月,陈芳,王勇,陈兰珍,张学文,王艳辉,吴黎明,周群. 2016

[18]植物源药剂SHL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 赵慧琳,郝晓娟,杨春,杨苏苏,程慧丽,张健,曹挥. 2017

[19]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李彤彤,李冠君,李晓文,李民,陆全济,李家宁. 2018

[20]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