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娜
作者: 潘娜;郭会君;赵世荣;王广金;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TILLING;点突变;突变基因检测;进展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581-5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TILLING)技术将化学诱变与高通量突变检测技术相结合,可高效、快速地从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目标基因突变位点。本文在概述TILLING技术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突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TILLING分析群体构建与突变位点检测方法的技术改进与发展,探讨了TILLING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分类号: S335
- 相关文献
[1]TILLING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王彩芬,安永平,张文银,马静. 2011
[2]TILLING 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不同植物中的应用. 闫智慧,郭会君,徐荣旗,刘录祥. 2014
[3]TILLING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不同植物中的应用. 闫智慧,郭会君,徐荣旗,刘录祥. 2014
[4]蔬菜作物种子采前发芽研究进展. 庞金安,李怀智,马德华. 2002
[5]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刘旭,李立会,黎裕,方沩. 2018
[6]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 栗雨勤,张文英,王有增,李运朝,刘桂茹,谷俊涛,周进宝. 2004
[7]作物病害机器视觉诊断研究进展. 赖军臣,李少昆,明博,王娜,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 2009
[8]TILLING技术在剑麻中的应用前景. 黄兴,易克贤. 2019
[9]小麦TILLING分析中CELⅠ酶切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潘娜,郭会君,赵世荣,赵林姝,古佳玉,李军辉,王广金,徐荣旗,刘录祥. 2012
[10]EMS诱发小麦京411突变群体构建及Wx-A1基因突变体鉴定. 李晓,郭会君,闫智慧,赵世荣,赵林姝,古佳玉,谢永盾,刘录祥. 2016
[11]TILLING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及育种中的应用(英文). 汪得凯,孙宗修,陶跃之. 2006
[12]小麦TILLING分析中CEL I酶切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潘娜,郭会君,赵世荣,赵林姝,古佳玉,李军辉,王广金,徐荣旗,刘录祥. 2012
[13]小麦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Lcye功能分析. 翟胜男,郭军,刘成,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程敦公,李法计,何中虎,夏先春,刘建军. 2020
[14]烟草TILLING技术体系的建立及NtPhyB基因的筛选. 宗鹏,李凤霞,王倩,刘贯山,龚达平,陈雅琼,孙玉合. 2014
[15]滩羊O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的研究. 李靖,马青,李颖康,马丽娜,王锦,刘顺德,王瑞雪. 2016
[16]NS1蛋白点突变对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刘雷,程靖华,石迎,陶洁,李本强,刘惠莉. 2020
[17]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S3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吕家轩,张传健,侯继波,费荣梅,王继春. 2020
[18]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棉铃虫para型钠离子通道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与突变. 徐广,谭维嘉,吴孔明,郭予元. 2004
[19]荠菜对苯磺隆抗药性分子机理初探. 王贵启,李香菊,王建平,曹洪玉,牛宏波. 2011
[20]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的遗传和基因克隆. 胡茂龙,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小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产业;科技创新;科技研发;发展现状;展望
-
早实核桃种仁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
作者:鲁梦婷;赵钰;韩立群;马凯;赵世荣
关键词:核桃;种仁;发育动态;营养指标;脂肪酸组分
-
中药材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朋冬琴;刘录祥;郭会君;李玉婷;栗孟飞;郭欣慰;魏建和
关键词:辐射诱变;中药材;育种;安全性;诱变效应;变异;次生代谢
-
高氧预处理协同过氧化氢对板栗仁褐变的影响
作者:程锦潇;潘娜;李娇;苗泽;张瑞;姜瑜倩;李喜宏;潘艳芳
关键词:板栗仁;褐变;高氧;过氧化氢;协同处理
-
锂离子束辐照小麦诱发DNA损伤与特异基因调控网络解析
作者:杜国锋;谢永盾;郭会君;熊宏春;古佳玉;赵林姝;赵世荣;丁玉萍;隋丽;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锂(~7Li)离子束;伽马射线(γ);DNA损伤;转录组
-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作者:任洪雷;张丰屹;韩新春;洪慧龙;朱筱;王广金;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微核心种质;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关键词: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