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粒小麦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满静
作者: 陈满静;任艳;罗永露;隋建枢;陈天青;王伟;何庆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粒小麦;栽培;蓝色花青素;田间管理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19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60+62
摘要: 蓝粒小麦在胚乳糊粉层含有大量的蓝色花青素,呈现蓝色而得名,是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复合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小麦品种。为蓝粒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从种子筛选与处理、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蓝粒小麦高效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季早甘蓝的栽培技术. 张岩,姜天元,张妤. 2014
[2]栝楼在贵州省关岭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 马艳,王小仲,黎瑞君,张邦喜,李裕荣. 2015
[3]长春花大田栽培技术. 赵剑,李建国. 2009
[4]晋北地区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杨富,杨如达,李海. 2014
[5]晋北地区燕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杨富,李荫藩,王雄,李刚. 2012
[6]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科研态势分析研究. 陈洁,吕凯,刘桂民. 2023
[7]药用百合免耕栽培技术. 周佳民,余小龙,王小娥,朱校奇,谢进,宋荣,鲁耀雄,周利,徐瑞,彭斯文. 2023
[8]重庆地区高山辣椒标准化栽培技术. 周娜,陶伟林,黄启中,陆景伟,郑阳,胡燕. 2017
[9]冬小麦高产的田间管理. 鲁晋秀. 1998
[10]黑籽雀稗‘热研11号’田间管理技术研究. 张瑜,严琳玲,罗小燕,白昌军. 2015
[11]白银市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杨国,张国宏,王芝凤,包振贤,李生梅. 2010
[12]蓝粒小麦育种衍生材料染色体的C带检测. 隋建枢,姚跃坤,胡梅,张素勤,辛智海,王伟,陈天青,何庆才. 2017
[13]蓝、紫粒小麦Wx基因分子检测及部分氨基酸含量分析. 任文斌,谢三刚,吴翠翠,杨慧勇,李素娟,杨娜,高明,宋昱,谢飒英. 2014
[14]蓝粒小麦育种衍生材料的改良及选育. 王艳丽,隋建枢,陈天青,王伟,何庆才. 2018
[15]蓝粒小麦籽粒色素遗传研究. 兰素缺,李杏普,刘玉平. 2008
[16]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任文斌,谢三刚,宋昱,谢飒英,吴翠翠,李素娟. 2010
[17]1RS/1BL易位对蓝粒小麦异代换染色体传递的影响. 傅体华,任正隆,畅志坚. 2002
[18]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刘志玲,田保九,刘虎林. 2005
[19]六枝茶叶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魏国雄,张其生. 1993
[20]抓紧大豆田间管理,促进二、三类苗升级,促熟保丰收. 刘忠堂.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作者:乔光德;马春艳;张凤英;王伟;赵明;谌微;傅愔;刘志强;马凌波
关键词:饵料;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
-
侧深施肥装置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与试验
作者:陈威;王川;王丽伟;张瑾;王伟;卢碧芸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气吹式;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分析
-
2021-2022年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赵文秀;万晓媛;夏继涛;姚亮;徐瑞东;王伟;余星潼;张庆利
关键词:对虾病毒性偷死病(VCMD);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流行病学
-
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周棱波;沈佳奇;邵明波
关键词:高粱;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干旱胁迫
-
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对吉花2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伟;李玉发;何中国;刘红欣;李伟堂;杨翔宇;张连喜;牛海龙
关键词:多粒型花生;种植技术;种植密度;叶面积系数;光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