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作物种质库长期贮藏的高粱种子生活力监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玲

作者: 陈晓玲;卢新雄;辛萍萍;张志娥;陈辉;王鸿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种子;长期贮藏;生活力监测;国家作物种质库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6 年 39 卷 11 期

页码: 2374-23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高粱种子的生活力状况,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高粱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对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10年以上的3 300份高粱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监测,分析了不同起始发芽率和来自不同供种单位和年份种子的生活力变化,探讨了种子起始质量对贮存效果的影响。【结果】90%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10年后的发芽率仍保持在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33份(占被监测份数的1.00%)出现了明显下降,发芽率从85%以上下降至70%以下。从总体上看,低发芽率水平的种子份数增加,高发芽率水平的种子份数减少。来自不同供种单位和不同年份种子间的发芽率下降差异显著。【结论】在进行种子生活力监测时应首先监测生活力出现显著下降的送存单位提供的种子。另外,监测时应按顺序一份一份地检测,不能进行抽测,因即使是同一单位在同一年份送存的种子生活力变化范围非常大。种子在繁殖或更新时还应将其生长季节,特别是种子成熟和收获时候的气候条件进行记录。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国家作物种质库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监测研究. 陈碧云,曾长立,卢新雄,付忠,陈晓玲,王鸿凤,张天瑶,伍晓明. 2011

[2]影响中期低温库贮存种子生活力因素的研究. 袁秀萍. 2008

[3]影响高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成慧娟,张篶,隋虹杰,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 2014

[4]四种种衣剂在高粱上的应用效果. 李鹤鹏,单大鹏,杨广益,沈海军. 2019

[5]严把种子质量关,加快两系杂交高粱产业化进程. 刘海军,曾贤杰. 2003

[6]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陈红波. 2000

[7]对提高高粱制种产量与种子纯度的几点建议. 石贵山,栾天浩,姚忠贤,檀辉,李伟. 2007

[8]高粱种子丸粒化配方研究. 彭之东,白文斌,赵建武,董良利,曹昌林,范娜,史丽娟,王金转,张建华,李光,范国华. 2015

[9]春播高粱造成出苗不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石贵山,刘洪欣,包淑英,王江红,王佰众,王鼐. 2009

[10]芸苔属种子生活力监测方法的研究. 吕忠进,傅寿仲,陈玉卿,威存扣,张洁夫. 1991

[11]国家种质库部分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卢新雄,崔聪淑,陈晓玲,陈贞,陈叔平. 2001

[12]种质库中减少生活力监测用种量的试验. 卢新雄. 1998

[13]大豆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研究. 陈贞. 1999

[14]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对长贮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效果. 李志文,张平,刘翔,任朝晖,集贤,李春媛. 2014

[15]河北种质库部分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耿立格,李灵芝,王丽娜,李翠霞. 2006

[16]长期贮藏对小麦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葛荣朝,赵茂林,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 2005

[17]库存野生稻种质资源发芽力研究. 望飞勇,温东强,覃武. 2011

[18]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发芽力监测与分析. 温东强,望飞勇,覃武. 2015

[19]高压微射流对长期贮藏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黄利华,彭述辉,黎海彬,张业辉,陈林. 2013

[20]国家库贮藏20年以上种子生活力与田间出苗率监测. 辛霞,陈晓玲,张金梅,卢新雄.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