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墒与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党红凯
作者: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郭丽;王亚楠;李伟;李科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造墒;播后镇压;蒸散量;土壤水分;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8 期
页码: 1071-10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造墒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群体与个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播后镇压技术和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分别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衡水市选用当地小麦品种‘衡4399’,分9月15日(I9.15)、9月20日(I9.20)、9月25日(I9.25)和9月30日(I9.30)4期造墒,以不造墒为对照(CK),每期处理又设每延米0 kg(G0)、95 kg(G95)和120 kg(G120)3个水平镇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冬前对土壤水分和小麦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翌年成熟期考察产量性状并测产。结果表明,播种时土壤水分含量高,冬前阶段农田蒸散量也高。同一造墒不同镇压处理比较,I9.30处理以G95田间蒸散量最低,其他处理均以G120蒸散量最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对苗情的影响,同一造墒不同镇压比较,苗期单株生物量、叶面积、群体总茎数以G120与G95处理较高,以G0处理较低,处理间显著水平不同;同一镇压不同造墒处理间比较,不造墒的CK总茎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较低,且年际变化不稳定。造墒与镇压对穗数影响较大,其中造墒处理穗数显著高于CK,镇压处理对穗数的影响表现一致:G120>G95>G0。以上处理对产量与对穗数的影响一致:造墒处理间产量差异水平不同,但以CK最低;镇压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G0最低。造墒和镇压对产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综上可见,墒情适宜是小麦播后镇压的基础,镇压又是提墒壮苗的保障。河北地区小麦造墒水提前到9月20—25日,播种后采用95 kg×m~(-1)镇压器便于田间操作且镇压效果较好。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地膜残留量对新疆棉田蒸散及棵间蒸发的影响. 王亮,林涛,严昌荣,王静,郭瑞霞,岳璐珂,汤秋香. 2016
[2]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3]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贾亚琴. 2020
[4]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5]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6]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轲,张利华,吴世明,张仁祖,张会云. 2020
[7]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8]不同畦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洪瑜,王芳,刘汝亮,李友宏,陈晨,赵天成. 2014
[9]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对保水剂与氮肥的响应.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黄占斌,何方,杨先明. 2012
[10]田间集雨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英,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孙晓波. 2006
[11]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及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世伟,赵西宁,黄占斌,何方. 2010
[12]夏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赵娜,赵护兵,鱼昌为,段长林,李可懿,曹群虎,曹卫东,高亚军. 2010
[13]黄淮海平原播前土壤水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高阳,邱新强,巩文军,段爱旺,王景雷,孟兆江,孙景生. 2012
[14]水肥调控措施对华北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巧珍,郭家选,徐春英,李玉中,房福力,郭智成. 2014
[15]旱塬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刚,樊廷录,党翼,张建军,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王磊. 2019
[16]豫北地区冬小麦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研究. 衣若晨,申孝军,李松敏,薛铸,董建舒,杨丽霞,高阳. 2023
[17]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位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6
[18]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 王同朝,李小艳,李仟,王和洲,关小康. 2014
[19]不同冠层阻力模型对冬小麦返青成熟期蒸散量估算的影响. 郭仲英,吴英楠,刘晓英,顾峰雪,李玉中,钟秀丽,李巧珍. 2023
[20]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潘艳花,马忠明,吕晓东,张立勤,王智琦.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野生羊肚菌的挥发性物质及香气品质分析
作者:罗凯;吕金丽;吴迪;吕树鸣;罗开源;张冬莲;汪志威;李秀亚;李伟;焦仁军;桂阳
关键词:羊肚菌;香气品质;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相对气味活度值;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牛粪、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铜锌铅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振;韩永胜;张淑芬;付龙;丁昕颖;马珊珊;尹珺伊;李伟;赵金波;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史同瑞
关键词:牛粪;秸秆;配施;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相关性
-
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作者:刘学彤;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李月英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有机碳;固碳速率;作物产量
-
干旱胁迫对油莎豆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蕊;王锐;高海娟;王若丁;李伟;张军;李莎莎;刘杰淋
关键词:油莎豆;生长指标;抗旱性;干旱胁迫
-
苦荞基因FtAPDSLX1的克隆及其抗立枯病功能分析
作者:杨智敏;彭晓杨;黄旭;焦茹玉;李伟;关超男;周美亮;严明理;肖璐
关键词:FtAPDSLX1;天冬氨酸蛋白酶;立枯丝核菌;过表达;拟南芥
-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谢晨昕;赵锋;蔡亚威;陈苑旻;林喜盈;林笑茹;蔡良绥;林进玉;苏英斌;郭丽
关键词:有机白茶;常规白茶;感官品质;滋味成分
-
芥菜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作者:李魁印;段丽丽;胡云;李伟;付文苑;杨巍;唐兵;常向彩
关键词:芥菜(Brassica juncea);Trihelix家族;全基因组鉴定;生物信息分析;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