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品质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愉
作者: 曾愉;陈维;马成英;胡蝶;夏红玲;林威鹏;乔小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热后处理;花香;乌龙茶;生化成分;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88-2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发乌龙茶新产品并提升产品品质,比较分析了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干热后处理后,聚酯型儿茶素A含量显著降低;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聚酯型儿茶素B和聚酯型儿茶素C含量显著增加;“花香”重要贡献成分二氢芳樟醇的含量在干热后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蜜香”风味成分2-戊基-呋喃、(E)-2-(2-戊烯基)呋喃、2-乙酰基吡咯增加。基于35种差异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干热后处理后,香气类型并未改变,但香气轮廓更清晰。高含量的萜醇类和酯类是的“花香”风味主要赋香成分,2-戊基-呋喃(OAV>1)对形成“蜜香”有重要贡献。综上所述:干热后处理后的乌龙茶产品滋味醇厚,花香浓郁度降低,蜜韵增加。因此,干热后处理有利于新型乌龙茶品质提升,为后续产品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分类号: TS272.59
- 相关文献
[1]可可茶花香与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仰晓莉,李凯凯,叶创兴,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宋晓虹. 2010
[2]白茶自然萎凋过程中风味形成的动态研究. 张应根,陈林,陈泉宾,王秀萍,王振康,邬龄盛. 2016
[3]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4]‘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5]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6]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陈泉宾. 2020
[7]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棪.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8]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梭.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9]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10]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2
[11]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2004
[12]茶叶科学的开发研究. 阮宇成. 1997
[13]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2014
[14]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刘彬彬,周子维,胡娟,徐邢燕,姚知灵,陈常颂,游玉琼,孙云. 2019
[15]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乔小燕,操君喜,车劲,陈栋,刘仲华. 2020
[16]萎凋时间对丹霞8号主要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17]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潘冠均,封娇,段淋渊,张炫鹂,戴国礼,帅平,秦垦,郝志龙,张波. 2024
[18]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赵熙,钟妮,余鹏辉,黄浩,周浩,谭正初,郑红发. 2022
[19]不同饮用水对香椿发酵茶茶汤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蒋鹏飞,赵甜甜,史冠莹,张乐,赵丽丽,王继红,赵妍,王赵改. 2024
[20]摇青花香条形红茶静置试验. 申东,何萍,彭忠,郑文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宜宾市现代蚕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胡蝶;王一;兰凤杰;何建梅;赵凯
关键词:蚕桑;人才培育;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
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关键词:茶青;贮青温度;贮青方式;红碎茶;品质
-
8个紫苏新品系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作者:陈维;卢平;王涛;杨天英;陈丛果;俞玮;向依
关键词:紫苏;新品系;农艺性状;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建华;郭嘉明;乔小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茶叶;质量控制;信息融合
-
涉农小微企业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黄梅县为例
作者:胡蝶;王维薇;罗红梅;郑甘甜;郝亚菲
关键词:涉农小微企业;助力;黄梅县;农业产业;困境;对策
-
楠木新品种'凤尾楠'
作者:贺心茹;费永俊;孙兵;肖波;于鹏宇;潘晓;丁国庆;胡蝶
关键词:白楠;品种
-
以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的院地合作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为例
作者:张琪;胡蝶;邝哲师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分院建设;院地合作;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