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连素/羟丙基-β-环糊精为荧光探针检测金刚烷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岩

作者: 许岩;贺永桓;郑舒文;刘宇宁;陈卫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黄连素;荧光探针;金刚烷胺;包合物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9 年 007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金刚烷胺(AMD)检测的新方法,以盐酸黄连素/羟丙基-P-环糊精(BRH/HP-β-CD)为荧光探针,将HP-β-CD分别与BRH、AMD相互作用,测定AMD、BRH/HP-β-CD及两者结合的荧光强度变化规律,并验证分析该荧光分光光度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HP-β-CD与BRH生成1∶1的包合物并显著增强黄连素水溶液的荧光强度,当加入AMD后,BRH/HP-β-CD包合物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据此成功建立一种以BRH/HP-β-CD为荧光探针的金刚烷胺检测新方法.当AMD溶液浓度在0.05~4.5 mg·L-1范围内时与荧光猝灭值△F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9 3,检测限(S/N=3)为0.03 mg·L-1.溶液pH值和常见的药物赋形剂均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将本方法用于盐酸金刚烷胺药片的分析,其回收率在92%~10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说明该方法能够成功用于金刚烷胺的测定.本研究为以超分子包合物为荧光探针用于金刚烷胺类药物的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59.84%O657.3

  • 相关文献

[1]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 黄铮,马永钧,葛霞. 2018

[2]香芹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对硫色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许奕雯,徐瑞,田甲春,田世龙,葛霞. 2023

[3]LNG-HP-β-CD包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紫外稳定性研究. 刘琪,刘明,刘晓辉. 2011

[4]四种中药单体成分体外抑制沙眼衣原体作用的筛查. 张燕,鲜雨琦,高磊琼,沈犁,华子瑜. 2018

[5]黄连素对海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及药效稳定性. 王凯,于永翔,张正,王印庚,廖梅杰. 2019

[6]负载柚皮苷的环糊精-多糖基凝胶球的制备、特性及缓释性的研究. 张文娟,郑美瑜,陆胜民,王璐,王阳光. 2023

[7]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徐艳群,黄静,吴梓青,谭南峰,徐嘉忆,陈佳,叶田,王根女,龙丹,许勇泉,罗自生. 2024

[8]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香荚兰浸膏及增溶特性分析. 徐飞,李俄艳,曲鹏,谷风林,张彦军,王少曼. 2020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金刚烷胺. 仲伶俐,郭灵安,付成平,李曦,雷欣宇,赵姗,李华仙. 2018

[10]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Guangxi/1/2005株抗药机制的研究. 王飞,吴珊珊,慈彦鹏,刘丽玲,田国彬,曾显营,管雪婷,李雁冰,陈化兰. 2012

[1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鸡肉中金刚烷胺、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残留. 饶钦雄,郭黎明,周苏,罗爱琼,刘丹,赵志辉. 2014

[12]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鸡蛋中金刚烷胺与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吴维煇,何绮霞,殷秋妙,续倩,张展,林雪贤. 2016

[13]中兽药散剂中非法添加金刚烷胺的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张立华,周剑,王敏. 2015

[1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 李刚. 2009

[15]两种样品处理方法对LC-MS/MS测定鸡肉中金刚烷胺基质效应比较. 周剑,王敏,杨梦瑞,张立华. 2016

[16]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兽药制剂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等26种药物. 曹秀,刘秀娟,冯慧慧,杨亚琴,余明霞,董小海,钟红舰. 2021

[17]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的残留量. 胡丽芳,张金艳,罗林广. 2014

[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 林涛,樊建麟,刘兴勇,陈兴连,李彦刚,刘宏程. 2015

[19]免疫分析技术在金刚烷胺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王琳,王耀,胡骁飞,王成宾,吴佳蓓. 2023

[2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蛋中金刚烷胺残留. 汤晓艳,陈东宇,周剑,毛雪飞,邱静,王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