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驰

作者: 马晓驰;孙玉凤;陈卫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4-(二苯基羟甲基)苯甲酸;人工抗原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0 年 11 卷 02 期

页码: 556-561

摘要: 目的合成新型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人工抗原并对其效果进行表征分析。方法用4-(二苯基羟甲基)苯甲酸对EC衍生化合成半抗原,用核磁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核磁碳谱和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活化酯法将EC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偶联得到EC人工抗原。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对人工抗原进行表征并计算偶联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 EC半抗原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半抗原与BSA成功偶联,偶联比为13:1,冻干粉的蛋白含量为0.695 mg/mg,用该新型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得到的抗血清效价为1:100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该新型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分类号: TQ464.7

  • 相关文献

[1]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董兴全,丁燕. 2014

[2]不同发酵温度下低盐泡萝卜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异成因分析. 黄玉立,赵楠,葛黎红,梅源,刘梓璇,朱永清,左勇. 2023

[3]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乳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陈同强,梁锋,吴海智,向俊,宋阳,荆辉华,袁列江,李灿,李凯龙. 2022

[4]百菌清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王玲玲,职爱民,胡骁飞,邓瑞广,侯玉泽. 2012

[5]抗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张海棠,王自良,邓瑞广,钟华,范国英. 2009

[6]黄曲霉毒素G族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免疫效果研究. 周茜,张文,张奇,丁小霞,李培武. 2010

[7]氰戊菊酯免疫分析关键试剂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应用效果. 姜娟,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唐国林,张四奇. 2010

[8]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及鼠源多抗的ELISA鉴定. 曹金博,孟继秋,李燕虹,王耀,孙亚宁,胡骁飞. 2019

[9]腐霉利人工抗原制备研究. 胡骁飞,邢云瑞,孙亚宁,庞杏豪,王耀. 2021

[10]1-芘丁酸人工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孔蒙蒙,黄忠民,邓瑞广,索标,刘情情,胡骁飞,王娜. 2021

[11]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12]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合成及鉴定. 张献忠,李培武,张文,丁小霞,张奇,张金阳,李涛. 2008

[13]对硫磷抗体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张存政,王冬兰,刘贤进,颜春容,李进,赵天俊. 2004

[14]伏马菌素B_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王耀,胡骁飞,刘胜男,裴亚峰,张改平. 2014

[15]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张献忠,李培武,张文,丁小霞,张奇,张金阳,李涛. 2008

[16]呋喃妥因残留代谢物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宋宁宁,刘迎春,陈永军,蒋蔚,石金磊,杨康,王权. 2012

[17]食品辐照标志物DiHT的人工抗原合成及鉴定. 王志伟,潘家荣,李淑荣,王志东,高美须,李秉超,睢珂,王磊. 2012

[18]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唐晓倩,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王海彬. 2012

[19]环丙氨嗪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罗芳琴,金邦荃,侯翔,王冉. 2009

[20]基于异源策略的黄曲霉毒素B_1酶联免疫(ELISA)分析方法的建立. 李敏,马飞,李培武,张奇,张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