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粤杂122的某些形态生理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农荣

作者: 黄农荣;张旭;黄秋妹;刘彦卓;邱润恒;梁祖杨;王丰;彭惠普;李传国;李曙光;廖亦龙;姚萍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高产;两系法杂交稻;形态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ISSN: 1005-3395

年卷期: 1999 年 S1 期

页码: 69-76

摘要: 1998年早季在广州的自然生态条件下观察研究了粤杂122的某些形态生理特性,结果认为这个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属早稻早熟,从插种到始穗历期为83d,在偏酸偏瘦的砂质粘壤土上按常规方法栽培时产量仍可达6723kg hm-2且米质为一级。粤杂122生育前期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其叶鞘/叶片长度比值小,LAI和干物质增长快,有效分蘖数量多,收获指数达到0.578。但是出穗至乳熟期剑叶及以下二片功能叶的开张角度偏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两系法杂交稻65396在我国一季稻区的制种播差期决策. 姚克敏,杨学斌,顾显跃,邹江石,吕川根. 2000

[2]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特性与株型优势. 姚克敏,胡雪琼,顾显跃,邹江石,吕川根. 2000

[3]转基因抗除草剂两系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熊绪让,肖喜才,谭立平,唐俐,邓晓湘. 2006

[4]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配套技术. 邹江石,吕川根,姚克敏,胡凝. 2008

[5]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邹江石,吕川根,王才林,郑克武,宗寿余,赵凌,孙永华. 2003

[6]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低温防御灌水理论与技术. 邹江石,吕川根,姚克敏,胡凝,夏士健. 2005

[7]四个两系杂交水稻穗增重特性分析. 吕川根,胡凝,相国根,姚克敏,邹江石. 2008

[8]两系法粳型杂交稻新组合N95076S/R187. 王长义. 2000

[9]两系法杂交稻两优108颖花受精对温度的反应. 吕川根,宗寿余,夏士健,姚克敏,邹江石. 2005

[10]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穗增重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吕川根,胡凝,相国根,姚克敏. 2009

[11]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吕川根,邹江石. 2016

[12]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与应用.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13]两系法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黄志农,田际榕,黄费元,肖放华. 1998

[14]海南莲雾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刘永霞,吴斌,王安邦,王丽霞,何应对,丁哲利,王必尊,李川. 2017

[15]黄河三角洲地区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春香. 2016

[16]优质高产 多抗早熟 绿豆新品种辽绿27号. 王德生. 2009

[17]江苏沿海地区结球甘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军,顾闽峰,费月跃,彭亚民,时丕彪. 2017

[18]水稻新品种介绍-(五)杂交籼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 章善庆. 2005

[19]优质高产 多抗广适 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20]优质高产番茄良种金冠5号. 王德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