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爱清

作者: 苗爱清;吕海鹏;孙世利;王力;庞式;赖兆祥;曾琼;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乌龙茶;香气;GC-MS;GC-O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S1 期

页码: 86-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HS-SPME-GC-MS/GC-O对白叶单枞茶、金萱、铁观音、黄金桂4个乌龙茶进行香气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白叶单枞茶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及其氧化物Ⅰ(淡花香);金萱主要香气成分是吲哚(高浓度时表现出刺激气味,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花香);铁观音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薄荷香味)、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黄金桂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氧化物Ⅰ(淡花香)、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2]岭头单枞乌龙茶HS-SPME/GC-MS/GC-O研究. 苗爱清,吕海鹏,孙世利,王力,庞式,赖兆祥,曾琼. 2010

[3]不同做青温度对乌龙茶滋味与香气品质的影响. 邓慧莉,李鑫磊,毛贻帆,柳镇章,倪子鑫,郑玉成,孙云. 2021

[4]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5]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2

[6]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3

[7]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2006

[8]乌龙茶香气组分及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9]不同类型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 陈泉宾,张应根,陈林,王秀萍. 2013

[10]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杨江帆,梁小虾,郑德勇. 2006

[11]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张应根,陈荣冰. 2010

[12]不同茶树品种对东方美人茶成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梁启富,孔宝玉,韦航,傅建炜. 2025

[13]永川秀芽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张莹,钟应富,袁林颖,邓敏,邬秀宏,唐敏. 2012

[14]套袋对鸭梨果实香气及糖酸组分的影响. 王少敏,魏树伟. 2011

[15]黄金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王少敏,薛培生,魏树伟,王宏伟. 2009

[16]网纹甜瓜(Cucumis melo)网络时代3号香气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赵光伟,刘君璞,徐志红,邢燕,徐永阳. 2011

[17]六个荔枝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董晨,李金枝,王弋,郑雪文,全振炫,李伟才. 2024

[18]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赖幸菲,庞式,李裕南,徐平,潘顺顺. 2014

[19]"井岗红糯"荔枝果肉香气成分GC-MS分析. 李金枝,李伟才,王弋,郑雪文,全振炫,董晨,胡桂兵. 2023

[20]预制冷风风干武昌鱼干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香气形成. 陈方雪,邓祎,谌玲薇,李冬生,乔宇,吴文锦,熊光权,汪兰,李新,石柳,丁安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