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晋单73号的选育与高效栽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青松
作者: 徐青松;徐劲松;车星星;刘晶;吴光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晋单73号;选育;密植;高产栽培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119-121
摘要: 通过引入外来种质资源与国内优良自交系杂交,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逆性强且成熟时秸秆青绿、适于机械收获、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晋单73号,其抗逆性、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超过了先玉335。同时也介绍了晋单73号的栽培技术以及科学种田方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2]优质、高花青素萝卜胭脂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张振超,潘永飞,孙春青. 2012
[3]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早玉香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国兰,王飞名,方江林,罗利军,余新桥. 2014
[4]花生新品种苏花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梁长东,李冠喜,杨贵成,任立凯,杨和川,李景芳,刘晓梅. 2018
[5]高产节水多抗小麦新品种长麦6789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常云龙,宋秀珍,刘丽,刘彤,王国庆,张利军. 2020
[6]优质水稻品种黄广华占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强,周少川,王重荣,李宏,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吴玉坤,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0
[7]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文清,黄庭旭,刘端华,周仕全,谢冬容,应薛养,吴作灿. 2006
[8]杂交玉米新品种华试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彪,陈洁,林勇,李远春. 2009
[9]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志敏,吕玮,刘猛,卢川,刘建军,王新玉,李顺国. 2022
[10]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选育与配套技术. 汪强,徐桂珍,赵莉,王本超,曹文昕,张子福. 2009
[11]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金穗11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丹,刘贺宾,黄彦宗. 2017
[12]制干线椒—金线一号. 李娜,金玮玲,陆新德,李建华,祝晏兵,刘小芳,季文龙,李姗. 2015
[13]超级稻龙粳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世武. 2010
[14]豌豆新品种藏豌1号的选育. 高小丽,卓嘎. 2016
[15]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陈松,陈新军,高建芹. 2006
[16]大豆新品种泗豆520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君,余翔,赵维山,陈兵. 2009
[17]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淮麦4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海军,李丽丽,孙苏阳. 2018
[18]日本栗良种黄丰的选育. 郑瑞杰,邢宇,王德永,邵屹,徐开源. 2024
[19]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峰单17的选育. 王峰,贾春林,单丽艳,张进红,闫得朋. 2021
[20]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付三雄,顾慧.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温控设施栽培龙爪菇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试验
作者:彭传尧;严少妹;林思裕;王圣铕;吴光明;杨彬;蔡盛;王瑞娟;宋春艳
关键词:龙爪菇;温控设施;栽培;培菌时间;开口方式
-
催枯剂敌草快对油菜脱水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唐浩蓝;张金盔;丁晓雨;孙科;程勇;徐劲松;许本波;张学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产量;敌草快;脱水;机收减损
-
果实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魏潇;章秋平;杨巍;刘晶;吕春晶;王柏松
关键词:果实品质;评价指标;检测技术
-
超微粉碎对杂粮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凯;刘晶;刘敬科;张佳丽;生庆海
关键词:超微粉碎;杂粮;理化性质;应用
-
气候变暖对冬油菜产量、品质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陈于婷;丁晓雨;许本波;张学昆;徐劲松;殷艳
关键词:油菜;产量;降雨量;渍害;气温;农艺性状;气候变暖
-
清种与混播对不同株型玉米根系竞争区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书萍;赵海岩;刘晶;肖万欣
关键词:播种方式;春玉米;株型;增密种植;根系重叠区;温室气体;产量
-
播种期降水偏多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泽威;丁晓雨;徐劲松;叶鹏;贺继奎;程勇;许本波;张学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降雨量;渍害;温度;减产;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