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江淮地区陂塘水利发展及其环境效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惠富平
作者: 惠富平;黄富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汉代;江淮地区;陂塘工程;农田水利;生态环境
期刊名称: 中国农史
ISSN: 1000-4459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两汉时期,江、淮地区的陂塘水利对农业进步及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良好作用。筑堤蓄水,改变了降水及山川溪水的时空分布,可防洪防涝,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又能发展水产养殖;陂塘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里暑湿卑下、疾疫多发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汉代陂塘水利及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奠定了后世江淮流域农业发展的基础。
分类号: TV21-09
- 相关文献
[1]汉代西北农业区开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惠富平,王思明. 2005
[2]略论汉代的农本文化政策对民间信仰的积极影响. 黄富成,惠富平. 2006
[3]汉代农业科技政策与管理探析. 郭建新. 2019
[4]汉代苜蓿传入我国的时间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6
[5]西汉河西走廊谷物及其籽粒特性考证. 魏益民,钟爱亭,赵博. 2022
[6]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苜蓿种植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7
[7]张骞与汉代苜蓿引入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6
[8]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李英能. 1999
[9]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科技发展之我见. 杨素哲. 1998
[10]治水新思路下发展农田水利的思考. 仵峰,宰松梅,徐建新. 2014
[11]我国农田开沟机研究进展及展望. 董建军,武广伟,付卫强. 2014
[12]中国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地域环境因素. 方立松,惠富平. 2010
[13]关于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探讨. 章国荣. 2017
[14]小农户的集体行动逻辑. 王亚华,臧良震. 2020
[15]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中多方主体参与机制研究-基于对云南陆良恨虎坝模式的分析. 侯巍巍,胡向东. 2021
[16]辽宁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探析. 柳金库. 2024
[17]日本土地改良事业的演变、特征及其成效. 刘德娟,林树文,曾玉荣. 2017
[18]农业节水灌溉国别经验对比分析. 蔡鸿毅,程诗月,刘合光. 2017
[19]安徽省粮食产量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驱动力分析. 马卫鹏,曹淑华,聂雷,陈娟. 2014
[20]强化农田水利建设 确保东北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陈印军,秦福兴.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论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动植物纤维业经营与环境的兼容
作者:俞智法;惠富平
关键词: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纤维业
-
物候、水汛与河防:黄河十二月水名及其防汛意义
作者:郭云奇;惠富平
关键词:黄河;十二月水名;物候;水汛;河防
-
河道、边界与田赋——以明清黄河孟津至桃花峪段滩案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郭云奇;惠富平
关键词:黄河滩地;河道变迁;滩案;划界;田赋
-
晚清《植物学》的创译及其科学传播意义研究
作者:孙雁冰;惠富平
关键词:科技翻译;科学传播;李善兰;《植物学》;晚清时期
-
明清江南地区油菜生产及其多重效益
作者:惠富平;钱伶俐;李祥凝
关键词:油菜生产;稻油轮作;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民国时期江苏稻田养鱼述略
作者:李凡;朱世桂;惠富平
关键词:
-
明清时期苜蓿的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爽;惠富平
关键词:苜蓿;明清;分布;灾区社会;卫所;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