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优化条件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化肥氮的去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家荣

作者: 潘家荣;巨晓棠;刘学军;陈新平;张福锁;毛达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肥优化;化肥氮去向;15N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华北平原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334-340+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NO3--N+NH4+-N)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幅度降低了作物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且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现显著降低。微区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方式下,传统施氮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很低,冬小麦当季为22.7%,夏玉米当季25.7%,整个轮作周期为28.44%;氮损失率较高,冬小麦当季为52.9%,夏玉米当季35.7%,整个轮作周期为47.0%;而优化施氮可大幅度提高化肥氮利用率,降低损失,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和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利用率分别达到45.1%,42.9%和46.1%,损失率分别为33.3%,7.1%和34.5%。优化灌溉下的优化施氮与传统灌溉的优化施氮相比,虽然化肥氮利用率未有显著差异,但是却显著降低了损失,显著增加了化肥氮的土壤残留,建议在化肥氮优化中考虑水分管理。研究还表明,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反硝化损失是化肥氮损失的主要途径。

分类号: 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荒漠绿洲井灌农田砂质土壤氮素淋失规律研究. 梁浩,胡克林,李保国,张源沛. 2016

[2]华北夏谷水肥优化管理综合评价. 崔纪菡,宋世佳,夏雪岩,赵宇,刘猛,鲁一薇,校诺娅,张永虎,刘建军,李顺国. 2023

[3]新疆膜下滴灌高产春玉米水肥优化研究. 郭斌,赵新俊,王璞,柳延涛,梁飞,焦天奇,王友德. 2017

[4]番茄嫁接和施氮对氮肥去向和氮平衡的影响. 孙昭安,张译文,江丽华,李昭君,郭鑫,曹慧,孟凡乔. 2024

[5]青铜峡灌区水稻田化肥氮去向研究. 张晴雯,张惠,易军,罗良国,张爱平,王芳,刘洳亮,杨正礼. 2010

[6]群体密度和追氮方法对不同熟相冬小麦产量效应的差异及对化肥氮去向的影响. 潘家荣,邹国元,魏丽,王保忠. 2003

[7]冀北高原草甸栗钙土春小麦中化肥氮去向的研究. 边秀举,王维进,杨福存,李仁岗,蔡贵信,李新慧,杨震,朱兆良. 1997

[8]华北平原地区松花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单晓政,文正华,张小丽,刘莉莉,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孙德岭. 2019

[9]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2013

[10]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杨再洁,史磊刚,文新亚,陈阜. 2013

[11]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李伟,李燕青,林治安,赵秉强. 2018

[12]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冬小麦种植综合效应探讨. 王慧军,张喜英. 2020

[13]华北冬小麦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董志强,张丽华,姚艳荣,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2019

[14]~(15)N同位素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张经廷,周顺利,王志敏,贾秀领. 2019

[15]作物水肥耦合类型量化方法在华北冬小麦水氮配置中的应用.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董志强,姚艳荣,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2019

[16]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张秀玲,孙贇,张水清,岳克,曹红亮,林杉. 2019

[17]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冬小麦生育前期氨挥发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孙贇,张秀玲,林杉,黄绍敏. 2021

[18]降水因素导致的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敏感期分析. 李小涵,武建军,雷添杰,周洪奎. 2020

[19]基于SPEI_KC的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干旱特征分析. 马雪晴,胡琦,王靖,潘学标,张君,王晓晨,胡莉婷,和骅芸,李蓉,邢梦媛. 2020

[20]喷灌洒水与施肥均匀性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久生,饶敏杰.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