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洁

作者: 李洁;姚晓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多组学关联分析;抗逆性;作物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9 年 46 卷 008 期

页码: 22-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离子组学等.随着测序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多组学的关联分析已成为研究作物抗逆应激反应常用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进行研究.分别对转录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等不同组学结合的关联分析在作物响应逆境胁迫(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以及基因功能研究、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多组学结合的关联分析充分利用综合分析的数据,对筛选到的核心数据的验证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多组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可揭示作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为未来培育抗逆品种提供新思路.

分类号: S503

  • 相关文献

[1]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2]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3]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 潘力,罗瑞,王涛,罗玉子,孙元,仇华吉. 2022

[4]多组学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飞宇,刘娅妮,李然,史德芳,高虹,范秀芝,殷朝敏,于巍,张玉. 2024

[5]多组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魏若瑾,李济彤,常静,杨璐,潘一帆,王会利,朱莉飞. 2021

[6]多组学视角下植物精油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亚哲,赵永强,王迪,陈胜军,于刚,冯阳,王悦齐,李春生. 2024

[7]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2025

[8]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组学研究进展. 高甲申,钱创建,倪洪涛. 2024

[9]基于生物标志物监测动物生产中药物滥用的研究进展. 赵璐瑶,杨曙明,侯粲,程永友,游新勇,张严化. 2015

[10]组学技术在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2024

[11]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12]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钙调控花生结瘤固氮的机理. 刁瑞宁,杨莎,张佳蕾,王建国,彭振英,于晓霞,李新国,万书波. 2022

[13]油棕果实发育和采后脂肪酸合成转录代谢差异分析. 吴秋妃,杨程,张淑岩,韦露,冯美利,李睿,周丽霞,曹红星. 2024

[14]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组学”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朱兴全,徐民俊,周东辉,黄思扬,林瑞庆,袁子国. 2011

[15]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解析氮调控花生结瘤固氮的机理. 刁瑞宁,杨莎,张佳蕾,王建国,彭振英,崔利,刘珂珂,李新国,万书波. 2023

[16]蜀兴1号肉兔与伊拉兔肉质差异的分子机制. 曾建红,郑玉才,李丛艳,郭志强,杨锐,郑洁,李钰莹,任永军,雷岷,谢晓红,邝良德. 2024

[17]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甘蓝型油菜多主茎发生机制研究. 潘祥伟,薛娜,袁艺,陶婧,李石开,万红,汪骞,林良斌. 2024

[18]多组学视角下中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 乔常宏,陈翔宇,刘宝玲,罗琴,刘丁语,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白挨泉,王刚,蔡汝健. 2025

[19]"糖心"苹果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的转录代谢联合分析. 蒙小玉,冯建文,黄欣艳,王林,吴亚维. 2025

[20]松针提取液对茶树生长和虫害防治的影响机制. 张曼,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农红秋,崔莹莹,刘嘉裕,唐劲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