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RIL群体瓜长和把长的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敏

作者: 王敏;刘书林;张圣平;苗晗;王烨;田桂丽;鲁宏伟;顾兴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RIL群体;瓜长;把长;QTL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9 期

页码: 1764-17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瓜野生变种‘PI183967’(Cucumis sativus L.hardwickii)和新泰密刺选系‘931’为亲本,通过单粒传法获得包含160个株系的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结合分子遗传图谱和不同年份(2012年春、秋季和2013年春、秋季)的表型调查数据,利用MapQTL4.0软件进行黄瓜瓜长和把长的QTL定位。结果显示:(1)共检测到8个与瓜长和把长相关的QTLs,分布在染色体3、4、5、6、7上,LOD值在2.78~10.24之间,可解释7.4%~32.7%的表型变异率,贡献率≥10.0%的QTL位点4个,占QTLs总数的1/2,在春秋两季重复检测出的QTL位点有4个。(2)检测到4个与瓜长相关的QTLs位点Fl3.1、Fl4.1、Fl5.1、Fl6.1,4个与把长相关的QTLs位点Fsl3.1、Fsl3.2、Fsl5.1、Fsl6.1。(3)Fl6.1和Fsl6.1在2012、2013年春秋季中均可检测到,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109.2cM处,标记SSR17591~C80之间;Fl6.1在4次中的贡献率在13.8%~32.7%之间,Fsl6.1在4次中贡献率为12.1%~24.1%;(4)Fl3.1和Fsl3.2位于第6号染色体标记SSR16152~SSR07706之间,其中Fl3.1在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秋两季中均可检测到,贡献率总共为25.1%,Fsl3.2仅在2012年秋季中检测到,解释8.8%的表型变异率。研究表明,第6号染色体上标记SSR17591~C80和第3号染色体上的SSR16152~SSR07706等2个区域聚集了控制瓜长和把长的主效QTL位点,这2个区域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分类号: S642.2

  • 相关文献

[1]黄瓜RIL群体瓜长和把长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王敏,苗晗,张圣平,刘书林,王烨,顾兴芳. 2013

[2]黄瓜瓜条长度的遗传分析. 张磊,司龙亭,李坤. 2012

[3]黄瓜瓜长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程周超,顾兴芳,张圣平,苗晗,张若纬,刘苗苗,杨双娟. 2010

[4]含野生种血缘花生品种ICGV 86699超长链脂肪酸QTL定位. 郭建斌,郭朋霞,周小静,李威涛,丁膺宾,陈伟刚,刘念,黄莉,罗怀勇,雷永,廖伯寿,姜慧芳. 2023

[5]大豆油分含量QTL分析. 薛永国,刘丽君,杨喆,高明杰,张雷. 2007

[6]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吕学莲,白海波,董建力,惠建,孙亚宁,蔡正云,李树华. 2016

[7]甜玉米RIL群体籽粒可溶性糖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于典司,顾炜,任哲哲,党冬冬,王慧,郑洪建,关媛. 2023

[8]水稻种子耐低温发芽力的QTL定位及上位性分析. 纪素兰,江玲,王益华,刘世家,刘喜,翟虎渠,吉村醇,万建民. 2008

[9]水稻幼苗对多浓度Fe~(2+)胁迫的QTL联合检测. 叶红霞,李梅,庄杰云,沈圣泉. 2007

[10]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发育动态的QTL分析. 刘丽,李卫华,刘伟,曹连莆,李保云. 2008

[11]甜玉米籽粒柔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任哲哲,关媛,于典司,顾炜,党冬冬,王慧,白光红,郑洪建. 2023

[12]黄瓜果实弯曲性状的QTL定位. 张鹏,秦智伟,王丽莉,周秀艳,王桂玲. 2010

[13]与黄瓜耐高温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分析. 陈飞雪,张桂华,钱文成,韩毅科,陈德富,杜胜利,陈喜文. 2008

[14]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邓强,曹明明. 2014

[15]黄瓜叶面积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吴鹏,秦智伟,夏媛,周秀艳,武涛. 2009

[16]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方智远. 2012

[17]黄瓜子叶再生频率QTL定位分析. 王烨,顾兴芳,苗晗,张圣平,李艳玲,黄三文. 2013

[18]黄瓜复雌花性状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武剑,方智远,张振贤. 2010

[19]利用永久群体在不同环境下定位黄瓜株高QTL.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 2012

[20]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