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分生长量的沙地樟子松初植造林密度确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辉

作者: 韩辉;袁春良;张学利;宋鸽;安宇宁;孙晓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初植密度;林分因子;林木分化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9+58

摘要: 为研究樟子松不同初植密度林分成熟龄后生长因子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初植密度的27块林分造林40年后的生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由初植密度10 000~833株·hm-2演变到现存密度2 542~390株·hm-2,关系式为:D=705.651*ln(D)-4 360.7(R2=0.81);成熟龄樟子松人工林保存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Rr=-0.003 6*D+54.758(R2=0.61);胸径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关系式为:DBH=-0.004 4*D+22.423 (R2=0.75);树高随现存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关系式为:H=0.000 5*D+9.853 7 (R2=0.05),但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树高不再增高,而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现存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以樟子松成熟龄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为指标,考虑到樟子松更长久的固沙防护周期,初植密度以833株·hm-2为宜,株行距以3 m*4 m为宜.樟子松为强阳性树种,栽植时不宜丛植.樟子松的生长抚育间伐以单株树冠之间互不相搭为标准进行作业为好.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同龄林中如用克拉夫特林木分级法判别林木级别,用胸径一个指标区分就可以保证准确性,便于操作.

分类号: S791.253

  • 相关文献

[1]红托竹荪资源收集与生态分布特征. 龚光禄,杨通静,桂阳,黄万兵,卢颖颖,刘宏宇,黄晓润,朱国胜. 2020

[2]初植密度对4个落叶松无性系生长与干形的影响. 郑颖,冯健,于世河,陆爱君,王琴,王骞春. 2021

[3]甘肃沙漠治理与开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时永杰,常根柱. 2003

[4]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碳汇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郎明翰,张日升,凡胜豪,肖巍,姜涛,卢元,李书杨,刘思琪.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