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r参与大豆斑疹病菌在寄主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上的过敏性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思怡

作者: 林思怡;郑银邦;练梦洁;金罗佳;耿慧雅;徐江玲;纪志远;郭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斑疹病菌;锌吸收调控蛋白;致病性;过敏性反应

期刊名称: 生物工程学报

ISSN: 1000-3061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10 期

页码: 3603-36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锌吸收调控蛋白(zinc uptake regulator,Zur)在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中的序列高度保守,但其在不同菌株或小种中的功能却差异显著。为阐明Zur在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策略获得了zur基因的缺失突变株(△zur)。该突变株在寄主大豆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烟草、番茄、辣椒和茄子)上激发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s,HR)能力相较于野生型均显著减弱。此外,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zur的胞内锌稳态失衡,细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EPS)产量和胞外水解酶(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表达均大幅降低,而且其对Zn2+、Fe3+和Cu2+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功能互补可将突变株△zur的上述缺陷性表型恢复至野生型水平。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ur基因受Zn2+诱导表达;且zur基因突变大幅降低hrp基因簇代表性基因(hrpB1、hrpD6、hrpE、hrcV和hrcC)、胞外水解酶编码基因(engXCA、egl2、pro1、pra2、pro8、pro11和alpha1)和EPS合成基因(gumB、gumD、gumK、gumM、gumG和gumH)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Zur可能通过调控毒性因子合成和hrp基因表达,从而参与Xag在寄主大豆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HR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Zur在黄单胞菌-植物互作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斑疹病菌铁摄取因子PiuB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分析. 苏如意,金罗佳,徐江玲,耿慧雅,陈晓,林思怡,郭威,纪志远. 2024

[2]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相关基因ClNLR的功能分析. 李楠,杨玛丽,陈天子,张保龙,赵统敏,杨郁文,刘廷利,余文贵. 2014

[3]植物抗病基因的进化. 庄军,刘志昕. 2004

[4]表达Harpin蛋白的转基因马铃薯降低晚疫病斑生长率. 李汝刚,范云六. 1999

[5]新西兰白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范志宇,恽时锋,薛家宾,徐为中,王芳. 2007

[6]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性和抗(耐)性研究现状. 王璐璐. 2015

[7]猪的三种新发细菌病研究进展. 黄金海,王英珍,丁伯良. 2000

[8]枸头橙茎隐点病病原对一些柑桔品种的致病性. 王洪祥,陈国庆. 1996

[9]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0]三种新发细菌性猪病研究进展. 黄金海,王英珍,丁伯良. 2000

[11]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陈官菊,刘又高. 2006

[12]新疆昌吉地区鸡大肠杆菌部分菌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马志芳,冉多良,穆淑琴,张晓青,段晓琴,冀晓磊. 2006

[13]贵州省鹅源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李干洲,汪德生,徐景峨,王璇,余波,杨粤黔. 2013

[14]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 刘又高,王根锷,厉晓腊,柴一秋,金轶伟. 2007

[1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试验. 王旭荣,张彩勤,张春红,赵炳武,祝卫国,杨增岐,王建华,宋长绪. 2009

[16]福建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车勇良,王隆柏,陈如敬,江斌,吴学敏,刘玉涛,庄向生,周伦江. 2012

[17]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及毒力基因鉴定. 丁浩,苏战强,夏利宁,王雨朦,王栋,张瑾瑜,张桃,况玲,姚刚. 2012

[18]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19]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 孙国昌,申宗坦,孙漱源,陶荣祥,施德. 1989

[2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致病性分析. 章松柏,袁正杰,张松柏,吴祖建,刘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