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挂墩稻弄蝶分类地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国栋

作者: 国栋;范骁凌;王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挂墩稻弄蝶;COI基因;系统发育;分类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49-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稻弄蝶属Parnara4种20个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1380 bp)的特征、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2种谷弄蝶Pelopidas为外群,采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种间最小序列差异为3.3%,种内个体间最大序列差异为0.9%;系统树显示挂墩稻弄蝶Parnara batta与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是2个明显不同的分支;其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3.5%.综合地理分布与形态差异,挂墩稻弄蝶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种.

分类号: Q969

  • 相关文献

[1]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茶黑刺粉虱的鉴定与分析. 张莉,李帅,张金峰,王威锐,孟泽洪. 2022

[2]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在鲿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梁宏伟,孟彦,罗相忠,李忠,邹桂伟. 2018

[3]DNA条形码技术在鲻科鱼类鉴定中的应用. 刘璐,孙典荣,李纯厚,韩志强,高天翔,宋娜. 2016

[4]动物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及其在害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张莉,苏生,吕召云,孟泽洪. 2014

[5]三种沼虾的COI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分类地位探讨(英文). 张凊漪,程起群,管卫兵. 2009

[6]基于COI基因对三种大黑鳃金龟分类地位的研究. 田雷雷,李克斌,王庆雷,席景会,冯晓洁,席国成,尹姣,曹雅忠. 2013

[7]南方灵芝ITS、EF1-α和RPB2序列多态性研究(英文). 韩玉立,王迪,周洁,何晓兰,崔宝凯. 2019

[8]中国鹿类动物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 刘汇涛,董依萌,王磊,周永娜,邢秀梅,杨福合. 2017

[9]盔唇瓢虫族(鞘翅目:瓢虫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李文景,王兴民,陈晓胜,霍立志,陈炳旭. 2023

[10]基于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部分序列的侧耳属系统发育分析. 黄晨阳,李翠新,张金霞. 2009

[11]艾纳香属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袁媛,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俞敬波,朱敏. 2011

[12]基于COⅠ和ITS2及16S rDNA基因序列对盾糙璃眼蜱的分子分类与厘定. 王彦龙,罗金,车丽妍,昝晓庆,朱婷婷,赵爱云,任巧云,张振杰,刘光远,齐萌. 2024

[13]鲤肠道寄生岳阳碘泡虫新种的形态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李鹏,习丙文,陈凯,谢骏. 2017

[14]南方灵芝ITS、EF1-α和RPB2序列多态性研究(英文). 韩玉立,王迪,周洁,何晓兰,崔宝凯. 2019

[15]清水江鲤鱼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 向燕,朱玲,胡世然,张宗慧. 2013

[16]樗蚕和蓖麻蚕的DNA条形编码与系统进化分析. 武松,李玉萍,夏润玺,王欢,石生林,李喜升,王振东,刘彦群. 2009

[17]不同地理种群银杏大蚕蛾COI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杨宝山,候庆君,王欢,李喜升,姜德富,刘彦群,秦利. 2009

[18]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5种鲤养殖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单云晶,鲁翠云,李超,张明昭,顾颖,孙效文. 2013

[19]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和阿拉善左旗伊蚊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元正菊,刘威,何于雯,孟锦昕,李楠,王静林. 2019

[20]一种紫芝重要害虫-台湾斑谷蛾. 徐淼锋,廖永林,林伟,刘若思.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