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对成都平原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盛华

作者: 郑盛华;万柯均;陈红琳;陈尚洪;廖武;杨泽鹏;沈学善;刘定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渔综合种养;稻米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701-7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稻渔综合种养对成都平原水稻产量、外观和食味品质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田绿色综合种养和优质稻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在成都市崇州现代都市农业功能区选择4个不同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以临近的常规水稻田为对照,测定稻米产量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等品质指标。【结果】稻渔综合种养田水稻产量2020年A3、A4样点显著高于CK,其他样点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看,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常规稻田对照相比,稻渔综合种养田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部分样点稻渔综合种养田显著降低了稻米的胶稠度,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大部分样点稻米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不同稻米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2021年样点A1水稻品种川康优丝苗的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降低,表现出品质改善的趋势。但是样点A3的水稻品种锦香优丝苗和A4的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的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增高。【结论】成都平原稻渔综合种养水稻产量较常规稻田显著提高或基本持平,显著提高了稻米的外观品质,未明显提高稻米食味品质。选择搭配适宜的水稻品种,并优化肥水管理可能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下稻米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第八届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鉴评报告. 周广春,孟维韧,全东兴,时羽,严永峰,吴兴宏. 2018

[2]水稻倒伏与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汤云龙,汪楠,张欣,李永杰,韦峻峰,钱路海,刘宝成,施利利,崔晶,刘学军,崔中秋. 2021

[3]对浙江省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的思考. 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 2000

[4]吉林省第七届优质水稻品种鉴评报告. 刘亮,齐春艳,郭晞明,隋朋举,孙洪娇,付胜,侯立刚. 2014

[5]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6

[6]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7]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简.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8]水稻清蛋白电泳鉴定方法及应用. 兰静,贾雯靖,孙向东,赵琳,金海涛,王冰,张瑞英. 2020

[9]水稻胚乳淀粉合成及其育种应用. 李瑞清,谭瑗瑗,闫影,张丽霞,曹黎明,吴书俊. 2019

[10]移栽期对优质稻米产量及食味的影响. 吕文俊,王志玺,张欣,李萍,崔晶,赵飞,松江勇次,楠谷彰人,崔中秋. 2018

[11]水稻蛋白组分鉴定方法及其在食味品质评价上的应用. 兰静,贾雯靖,孙向东,赵琳,金海涛,王冰,张瑞英. 2020

[12]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卢慧,袁玉洁,张丝琪,陈虹,陈多,钟晓媛,李博,邓飞,陈勇,李贵勇,任万军. 2021

[13]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 王才林,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 2009

[14]“秀水123”和“上师大3号”水稻农艺性状、产量、食味品质及根系比较研究. 张建中,白洁,张建明,应红山,陆马全. 2009

[15]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李小婉. 2023

[16]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稻米食味品质的关系综述. 岳红亮,张梦龙,程新杰,刘凯,宛柏杰,朱静雯,唐红生,孙明法. 2023

[17]缓释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董晓亮,侯红燕,张金凤,周红,张茂林,魏立兴,朱德峰. 2021

[18]黑龙江水稻食味和其他品质性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徐正进,范淑秀,潘国君,李霞辉,陈温福. 2010

[19]寒地粳稻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综合分析. 王荣升,牟凤臣,李坤,张微,刘会,丁国华,杨光,王南博,张国民,刘玉明,陶永庆. 2023

[20]蛋白质影响水稻米饭食味品质的机理. 谢黎虹,罗炬,唐绍清,陈能,焦桂爱,邵高能,魏祥进,胡培松.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