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丽
作者: 郭丽;林智;马亚平;吕海鹏;谭俊峰;李连喜;费冬梅;彭群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学;茶多酚;棉纤维;抗菌整理;媒染法
期刊名称:
ISSN:
年卷期: 2010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茶多酚对棉纤维进行整理,比较预媒、同浴、后媒等媒染法的着色效果,并对其整理温度(60、80和100℃)和整理剂物质的量比例(2:1、1:1和1:2)等参数进行了筛选,同时进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媒染法较单独茶多酚整理棉纤维的着色效果好,其中以同浴法媒染,且控制整理温度在60℃、茶多酚与铜盐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1时色泽最佳;配合媒染剂1或媒染剂2,茶多酚整理的棉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培养6h)分别达到98.5%和96.7%。为保证棉纤维整理的色泽和抗菌效果,采用茶多酚整理时宜选同浴浸染且整理温度应控制在60℃,整理剂组成中茶多酚与铜盐保持相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陈宗懋. 2003
[2]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3]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金心怡,王秀萍,吉克温,马翠兰,鲍贵林. 2003
[4]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5]国内外茶叶新产品研发进展. 林智. 2010
[6]常用的基因分离技术及其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 石亚亚,金孝芳,陈勋,贾尚智. 2013
[7]茶黄素的功能与利用. 江和源,张建勇,王斌,黄永东,江用文. 2010
[8]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2004
[9]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王丽鸳,成浩,周健. 2004
[10]中国茶学文献计量研究报告. 朱永兴,朱跃进,张友炯. 2002
[11]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王新超,杨亚军. 2003
[12]茶叶研究需要开辟创新领域. 阮建云. 2007
[13]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杨亚军,郑雷英,王新超. 2004
[14]四川茶树品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云,李春华,唐晓波. 2008
[15]竹筒茶文化. 梁名志,方成刚. 2005
[16]我国茶学领域2008-2019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成果分析. 熊兴平,张新忠,李红斌,孙亮,姚明哲. 2021
[17]中国茶医学科技文献研究. 朱永兴,邓君奇. 2003
[18]浙江茶叶科技成就与进展. 俞永明. 1997
[19]茶树根际土壤性质及氮肥的影响. 阮建云,马立锋,石元值. 2003
[20]茶学科与茶产业的关系与“看茶做茶”. 江用文.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田土壤理化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齐江涛;程盼婷;高芳芳;郭丽;张瑞瑞
关键词:土壤理化参数;光谱分析;电磁感应;探地雷达;卫星遥感;快速感知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
-
猪粪和羊粪对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天英;李义红;黄朋娟;张月辰;董伟欣;郭丽
关键词:有机肥;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性;产量
-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关键词:竹沥;茶;香气;滋味;血糖;血脂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