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SCAR分子标记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香玲

作者: 吕香玲;王邦太;史利玉;石红良;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甘蔗花叶病毒;改良BSA法;AFLP标记;SCAR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9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1980-19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玉米矮花叶病(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是中国和欧洲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明显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方法】本文采用改进的BSA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玉米抗感自交系DNA池,结合AFLP技术筛选多态性标记,转化后获得实用性强的SCAR标记,并借助100份自交系抗性鉴定结果对SCAR标记进行相关验证。【结果】获得了2个多态性稳定的AFLP标记P66M38-220和P55M51-240,其中将P66M38-220转化为SCAR112标记,此标记与甘蔗花叶病毒抗性高度相关。【结论】改良BSA法是一种发掘性状基因紧密连锁标记的有效方法;开发的SCAR112标记可以用于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抗粗缩病毒SCAR分子标记的开发. 史利玉,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翁建峰,张世煌,潘光堂. 2011

[2]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AFLP标记的SCAR转换. 李淑菊,王惠哲,霍振荣,管炜. 2008

[3]与茄子果皮颜色相关联的AFLP及SCAR标记. 廖毅,孙保娟,孙光闻,刘厚诚,李植良. 2009

[4]结球甘蓝抗霜霉病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开发. 王神云,曹家树,余小林,黄建新,李建斌*. 2013

[5]苜蓿褐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验证. 毕波,王瑜,袁庆华,高建明. 2011

[6]甘蔗花叶病毒侵染玉米后硫氧还蛋白M1,M3的表达谱变化. 施艳,孙虎,孙炳剑,王振跃. 2012

[7]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遗传分析. 王振华,李新海,李明顺,李文华,张世煌. 2004

[8]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燕照玲,段俊枝,冯丽丽,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施艳,任银玲,刘毓侠. 2017

[9]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基因的比较定位. 吕香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吉海莲,史利玉,张世煌. 2008

[10]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分子标记开发. 王帮太,吕香玲,席章营,史利玉,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 2009

[11]基于近等基因导入系发掘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主效基因. 吕香玲,李新海,郝转芳,吉海莲,史利玉,张世煌. 2007

[12]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 王振华,李新海,袁力行,韩晓清,张世煌. 2003

[13]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分子标记与检测技术. 王帮太,吕香玲,席章营,史利玉,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09

[14]玉米抗矮花叶病QTL定位. 陈旭,李新海,郝转芳,王振华,田清震,李明顺,白丽,张世煌. 2005

[15]玉米种质资源抗矮花叶病鉴定. 郭满库,王晓鸣. 2007

[16]玉米抗灰斑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曹国辉,石红良,王帮太,吕香玲,李晓辉,王振华,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09

[17]玉米相对饱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一种新的AFLPs共显性分析方法探讨(英文). 郝转芳,李新海,张世煌. 2005

[18]甘蔗花叶病毒CI蛋白在玉米韧皮部细胞中的免疫定位. 秦艳红,刘冬梅,周涛,范在丰. 2009

[19]甘蔗花叶病毒VP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在玉米中的免疫定位. 秦艳红,刘冬梅,周涛,范在丰. 2009

[20]甘蔗花叶病毒第Ⅳ组分离物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闫志勇,程德杰,房乐,许小洁,田延平,贾曦,李向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