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雄虫鸣声特征分析及其生物学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青

作者: 姚青;赖凤香;傅强;张志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雄虫;鸣声;特征分析;生物学意义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4 年 37 卷 07 期

页码: 993-9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系统地研究了褐飞虱雄虫2种鸣声信号的声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雄虫2种鸣声的时域特征个体间差异较大;求偶鸣声中间片段m频域特征比较稳定,脉冲重复频率平均为81.9Hz,且在整个m片段上脉冲重复频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平均为4.0Hz;第二种鸣声频谱范围较宽;对褐飞虱雌、雄虫回放褐飞虱3种鸣声,观察试虫行为反应,雄虫求偶鸣声除了用于求偶,还能激起同性之间的竞争;雄虫第2种鸣声不仅仅是雄虫间的竞争信号,还有聚集雄虫的作用,并能刺激雌虫性兴奋,但不用于异性间求偶交流。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距离分析方法在小麦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何中虎. 1992

[2]瘤胃微生态系统中纤毛虫的生物学意义. 郭健,姚军,牛春娥. 2002

[3]褐稻虱鸣声的特征参数. 殷柏涛,陈伦裕,张志涛. 1991

[4]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赵冬香,高景林,徐汉虹,陈宗懋. 2005

[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昆虫鸣声识别. 赖凤香,傅强,张志涛,程登发. 2005

[6]不同地区Hui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蒋锦昌. 1997

[7]白背飞虱的发音器官与两性联系. 张志涛,R.C.萨克西那. 1990

[8]扶桑绵粉蚧雄虫个体发育过程. 赵春玲,黄芳,王智勇,吕要斌. 2016

[9]18日龄日本血吸虫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李勉,金亚美,刘金明,程国锋,石耀军,张龙现,蔡幼民,林矫矫. 2009

[10]长沙地区草地贪夜蛾雄虫田间诱捕调查. 郭欢乐,汤彬,李涵,曾强,曹钟洋,王培,唐涛,瞿玉国,陈志辉,符伟. 2021

[11]黑光灯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林明极,刘万达,王庆波,王久林,周进华. 2015

[12]矢尖蚧第一代幼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续探. 王代武,张权炳,万天伦. 1990

[13]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的解剖. 宋俊元,胡阳,傅强,郑永利. 2012

[14]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孙彦坤,高璐迪,雷德福,张立友,周立威,孙千然,李文华. 2016

[15]猪源冠状病毒聚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李建强,柳纪省,程杰,兰喜,胡永浩,吴润. 2006

[16]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特征分析与模式创新研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 刘建. 2007

[17]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氨基酸含量特征分析. 智颖飙,杨持,王再岚,姚一萍,高天云,郝星,刘建平. 2005

[18]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状况的时空特征分析. 陆忠军. 2011

[19]青海东部旱农田作物耗水参数的估算及特征分析. 缪祥辉,王燕钧,陈松,张小田. 2003

[20]国内渔业科研人员公派出国留学现状与思考——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王佳迪,李贺,吕海燕,马卓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