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与分子结构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葛茂泉

作者: 葛茂泉;王纯;许宏达;杨发峻;吴梓炜;林少颖;张永勋;李先德;王维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团聚体组成;有机碳;有机碳官能团;红外光谱;茶园土壤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201-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镇(BL)、点头镇(DT)、磻溪镇(PX)、管阳镇(GY)和太姥山镇(TMS)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固碳贡献率及有机碳红外光谱,旨在从团聚体尺度揭示茶园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采样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差别,但随土层加深,大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均减少,而粉—黏粒团聚体(<0.053 mm)含量增大;(2)随土层加深,所有采样地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减小,分形维数(D)增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降低;(3)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固碳贡献率主要受团聚体含量的影响,大团聚体固碳贡献率相对更大;(4)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均主要来源于多糖碳或脂肪碳,0—15 cm土层土壤粉—黏粒团聚体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更稳定,15—30 cm土层各级团聚体均比0—15 cm土层对应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更稳定。研究成果可为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录久,吴萍萍,耿言安,姚文麒,王家嘉. 2016

[2]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王学霞,张磊,梁丽娜,宋宁宁,刘东生,王甲辰. 2020

[3]茶园土壤耕作与施肥管理. 赵华富. 2013

[4]茶叶氟含量与茶园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孙永红. 2016

[5]贵州茶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赵华富,周国兰,刘晓霞,何萍. 2012

[6]不同施氮措施对茶叶品质及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 颜明娟,林琼,吴一群,张辉,蔡顺香,陈子聪. 2014

[7]铺草对茶园土壤及茶树的效应. . 1993

[8]茶园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 刘腾飞,张丽,杨代凤,董明辉,顾俊荣. 2015

[9]茶园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 刘腾飞,杨代凤,董明辉,顾俊荣. 2016

[10]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20

[11]天然硒在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吸收转运特征.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马丽婷,臧春荣,余文权. 2019

[12]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吸附特性的影响. 孙永红,王文娇,赵征宇,蔡葵,赵明. 2017

[13]硝化抑制剂对典型茶园土壤尿素硝化过程的影响. 吴晓荣,张蓓蓓,余云飞,黄蓉,颜明娟,倪康,崔静雅,王慎强,程谊. 2017

[14]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孙贇,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张水清,林杉. 2017

[15]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16]闽中茶园土壤和茶叶铁锰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8

[17]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腾飞,董明辉,张丽,顾俊荣,张国芹,钱辉. 2017

[18]田间条件下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铅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臧春荣,余文权. 2020

[19]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余文权,尤志明. 2020

[20]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尤志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