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策略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新奇
作者: 李新奇;黄群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第3代;杂种优势;产量潜力;技术策略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总结和评述了中国稻属植物遗传改良的主要成果及其技术上所存在的局限性。主张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提出了通过深入研究第3代杂交水稻的特征特性及其潜在价值进一步挖掘水稻杂种优势效应的技术策略,通过立足1个研究主题,确定2个研究目标,寻找3类基因资源,关注4个研究层次的遗传学问题和培育5种第3代杂交水稻新组合,力争进一步开创水稻遗传改良新局面。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从贵州省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看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7
[2]杂交水稻新组合粒两优8022百亩片单产18.77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 李建武,唐文帮,彭甦,张向阳,汤涛,欧阳朝晖,柳苗苗,肖亮,毛庭德,张玉烛. 2023
[3]杂交水稻三角强化栽培(SRI)产量潜力分析. 周维佳,罗德强,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 2005
[4]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 2000
[5]籼型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张雪丽,莫博程,代志军,胡中立,李兰芝,郑兴飞. 2017
[6]杂交水稻再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趋势. . 2013
[7]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8]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徐兴伟,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 2003
[9]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成果分析. 董立,李星,李莹,蔡晶,辛业芸. 2018
[10]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向丽媛,徐凯,苏静,吴超,袁雄,郑兴飞,刁英,胡中立,李兰芝. 2019
[11]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12]杂交水稻叶瘟抗性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张长伟,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万先齐. 2000
[13]盐胁迫对杂交稻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汪雪峰,盛夏冰,谭炎宁,孙志忠,余东,袁定阳,段美娟. 2021
[14]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1999
[15]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 2002
[16]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1998
[17]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两系到一系. 孙宗修,程式华. 1995
[18]杂交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亲本的关系. 张小明,石春海,吴建国,富田桂,鲍根良,叶胜海. 2003
[19]新质源不育系武金3A的选育. 谢戎,黄佩霞,彭晓玲. 1999
[20]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与实践
作者:李雅礼;唐华园;黄群策;李新奇
关键词:第三代杂交水稻;籼粳杂种;三优1号;普通核雄性不育系
-
第三代杂交水稻强优组合"三优1号"
作者:李雅礼;黄群策
关键词: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
-
企业合并产生的杂交优势效应
作者:李雅礼;唐华园;李新奇
关键词:杂交;杂交优势;超亲优势;企业合并
-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
作者:宋书锋;李新奇
关键词:杂交水稻;雄性不育;三系法;两系法;基因工程;育种技术
-
论太阳能灭虫器在水稻绿色植保中的重要作用与发展模式
作者:童忠林;杜庆伟;蒋涛;曹宝剑;季丹;李新奇;熊绪让
关键词:太阳能灭虫器;水稻;绿色植保;作用;发展模式
-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综述
作者:邝翡婷;李新奇;杨益善
关键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综述
-
太阳能灭虫器在杂交晚稻试验基地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熊绪让;袁定阳;杨觉;曹孟飞;李新奇
关键词:太阳能灭虫器;杂交晚稻;应用效果;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