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黄曲霉毒素产毒菌种群区系和地理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艺珍
作者: 白艺珍;岳晓凤;张奇;李培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土壤;分布;花生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12 期
页码: 2577-2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油兼用作物,黄曲霉及其毒素分布广、危害大,可贯穿田间、储藏、加工、流通多环节,是威胁花生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土壤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是花生感染产毒的主要源头,系统研究花生田间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分布,对开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和绿色防控意义重大.本文重点研究论述了花生田间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种群生物地理分布特征等,提出了当前土壤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典型花生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分布及产毒力研究. 朱婷婷,陈琳,岳晓凤,白艺珍,丁小霞,李培武,张奇,张文. 2019
[2]襄阳市主要花生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分布及产毒力研究. 张姝娟,王雪,褚乾梅,张奇,张倩,董菁,王盾,冯鹏. 2022
[3]中国西南花生产区黄曲霉菌分布、产毒力及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 张杏,岳晓凤,丁小霞,李培武,余秋玉,谢华里,张奇,张兆威,张文. 2019
[4]七种培养基对黄曲霉分离效果的比较. 张初署,刘阳,邢福国,杨庆利,杨勃扬. 2013
[5]山东省花生产区土壤和荚果中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郭志青,吴菊香,张霞,于静,许曼琳,陈殿绪,张智猛,李新国,于建垒,刘同金,迟玉成,万书波. 2019
[6]花生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机制研究进展. 崔梦杰,柴芃沛,郭俊佳,黄冰艳,董文召,韩锁义,张新友. 2021
[7]我国花生土壤黄曲霉菌分布与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研究. 杨博磊,耿海荣,王刚,张晨曦,李丽,聂呈荣,邢福国,刘阳. 2021
[8]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AFLP标记. 雷永,廖伯寿,王圣玉,李栋,姜慧芳. 2005
[9]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的反应. 姜慧芳,王圣玉,任小平. 2002
[10]花生种子中芪化物的合成与抗黄曲霉菌产毒的相关性研究. 王琴飞,王明,李莉萍,高玲,应东山,张如莲. 2015
[11]紫苏醛-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抗花生黄曲霉菌研究. 张初署,于丽娜,毕洁,孙杰,胡玉忠,赵善仓. 2017
[12]花生种子中芪化物的合成与抗黄曲霉菌产毒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王琴飞,王明,李莉萍,高玲,应东山,张如莲. 2016
[13]花生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肖达人,王圣玉,瞿桢,张洪玲. 1999
[14]花生储藏过程中真菌菌群的变化规律研究. 丁宁,邢褔国,徐亮,王龑,刘阳. 2015
[15]花生种子白藜露醇的诱导与抗黄曲霉侵染关系的研究. 梁炫强,周桂元,邹世春. 2006
[16]北方根结线虫对花生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影响. 郭志青,沈浦,许曼琳,张霞,于静,李莹,何康,刘峰,宋新颖,韩金涛,迟玉成. 2021
[17]花生品质性状与抗黄曲霉侵染关系的研究. 李艳,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洪彦斌,梁炫强. 2006
[18]国外引种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黎穗临,梁炫强,李一聪,周桂元,李少雄. 2001
[19]哈茨木霉T_(2-16)代谢产物对花生种子活力和抗黄曲霉菌侵染能力的影响. 梁志怀,曹福祥,安哲宇,李林,刘登望. 2009
[20]响应面法优化重组AhPR-1蛋白抑制黄曲霉菌侵染花生的条件. 张慧丽,蒋坤,姜忠良,娄红,于洪波,孟宪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尚清玉;朱嘉铭;李慧;李培武;张奇;张文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黄曲霉毒素;检测;荧光;电化学
-
HPLC-UV法测定细辛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作者:张振都;邵郅伟;郝丽珊;王莹;李君梅;张奇;宋志峰
关键词:HPLC-UV法;细辛;马兜铃酸Ⅰ
-
基于纳米银负载的SERS拭纸制备与果蔬表面农残无损检测应用:以福美铁为例
作者:张超凡;赵亚楠;王诗瑶;张奇;陈益胜
关键词:柔性基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农药残留;福美铁
-
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作者:陈雅玲;张奇
关键词: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现状;问题;对策;江苏省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四川盆地不同农作监测点氮磷湿沉降特征
作者: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陈红琳;翟丽梅
关键词:四川盆地;湿沉降;氮;磷;沉降通量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祥龙;毛劲;程玲;喻理;张良晓;张奇;李培武
关键词:真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处理;光学传感;电化学传感;压电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