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瑞

作者: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密度;玉米;农艺性状;品质;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5 年 23 期

页码: 72-73

摘要: [目的]为揭示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玉米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科早玉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和播种方式对盐碱地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智猛,戴良香,慈敦伟,杨吉顺,丁红,秦斐斐,穆国俊. 2016

[2]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廖方全,刘士山,蒲晓斌,牛应泽,吴永成. 2017

[3]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4]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5]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6]不同密度与种植方式对玉米迪卡00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钟昌松,吕巨智. 2012

[7]密度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7

[8]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9]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丰光,李妍妍,景希强,王亮,黄长玲. 2011

[10]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1]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卢庭启,张华,税红霞,蒋晓芳,庞启华,王秀全,何丹. 2022

[12]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13]密度对新饲玉1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段震宇,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桑志勤,李玉梅. 2011

[14]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谢俊良. 2017

[15]3个玉米品种最适种植密度的探讨. 马锦霞,李晶晶,秦子钰,王利锋. 2025

[16]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玮,王世济,左晓龙,阮龙. 2014

[17]种植密度对籽粒机收玉米'鲁单60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汪黎明,董瑞,刘铁山. 2025

[18]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亮,张宝石,王洪山,李钦德,付俊,杨海龙,常程,申卓. 2007

[19]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霞,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 2007

[20]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苏东涛,王静,李娜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