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发生特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春义

作者: 王春义;夏敬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棉铃虫;天敌;防治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9 年 S1 期

页码: 122-125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玉米田棉铃虫(HHelicoverpaarmigera)卵和幼虫以及主要自然天敌在玉米植株上发生和分布特点的系统调查,明确了玉米营养生长期,棉铃虫成虫的产卵和幼虫的发生为害主要是在心叶,玉米繁殖生长期,则主要是在雄穗和雌稳,而捕食性天敌多在玉米叶鞘与茎秆间的缝隙内栖息。并从中提出玉米上化学防治棉铃虫时,应重点于虫害部位施药,避开玉米叶鞘部位,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良好控害作用。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带状施药防治棉铃虫及其对天敌影响初报. 陈红,宋庆平. 2002

[2]河南省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 高丽娜,田彩红,封洪强,李国平,邱峰,王运兵. 2013

[3]抗虫棉对棉铃虫及天敌影响的研究进展. 房慧勇,马慧乾,郑丙占,李志和. 2005

[4]新疆地区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消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宁新柱,宋庆平,孔宪辉,陈红,孟建文,何玉疆,张松林. 2001

[5]作物布局对棉田棉铃虫和天敌数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王利国,孟昭金,李号宾,孙勇. 2000

[6]带状施药防治棉铃虫试验研究初报. 宋庆平,陈红. 2001

[7]新型杀虫剂对棉铃虫及天敌影响的研究. 马艳,潘登明,李向红. 2004

[8]棉铃虫药剂筛选及药剂对天敌的影响. 宋庆平,陈红. 2000

[9]棉铃虫及其天敌类群的主成份分析. 郭予元. 1994

[10]保护利用天敌发展生态农业——开展以保护天敌为主的棉铃虫综合防治. 南留柱. 1995

[11]大眼蝉长蝽对棉铃虫初孵化幼虫捕食功能研究. 崔金杰,马艳. 1997

[12]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夏敬源,王春义,马艳. 1996

[13]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朱加保,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许晓斌,马自胜,钱玉霞. 2001

[14]麦茎蜂发生情况及其天敌调查初报. 徐林波,路慧. 2008

[15]椰心叶甲在国外的发生及防治. 陈义群,黄宏辉,林明光,王书秘,彭正强,吕宝乾. 2004

[16]亚洲玉米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瞿保平. 1992

[17]银合欢豆象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覃新导,周祥,王涛,陈秀龙,宋付平,虞道耿,陈青. 2011

[18]诱虫灯防治玉米螟. 杨桂华,李建平,张荣,王蕴生. 1997

[19]杏白斑麦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曹克诚,郭拴凤. 1986

[20]天敌对麦田虫害的控制研究及防治影响. 李楠,杨丽萍,朱晋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