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基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激

作者: 邹学校;张竹青;杨博智;周书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培养基;辣椒;花药培养;褐化;愈伤组织;胚状体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81-184+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灯笼椒、泡椒、线椒3种类型21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NTH、MS、B5培养基和在NTH、MS、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g/L活性炭+0.5mg/LNAA+1.0mg/LKT+0.1mg/L6-BA+5mg/LAgNO3的培养基NTH1、MS1、B51对辣椒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能诱导出胚状体的品种占71.43%,胚状体诱导率为0.41%~2.69%;按类型统计,分别有83.33%的灯笼椒、69.23%的泡椒、50.00%的线椒能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S1、NTH1、B51、MS、NTH、B5,其中,MS1和NTH1差异不显著,两者极显著高于B51;NTH1、MS1、B51培养基处理对减轻褐化具有明显效果,并能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MS与NTH差异不显著,MS和NTH与B5培养基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花药培养中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立浩,张宝玺,郭家珍,杨桂梅,堵玫珍. 2004

[2]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付文婷,韩世玉,邢丹,廖芳芳,苏丹,张爱民,蓬桂华,何建文. 2014

[3]水稻花药培养方法改良探讨. 李大林,张云江,刘大力. 2000

[4]玉米离体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付迎军. 2004

[5]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 付文婷,廖芳芳,何建文,邢丹,苏丹,黄冬福,詹永发. 2015

[6]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7]培养基中附加物质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赵激,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谢达平. 2009

[8]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英文). 邹学校,张竹青,杨博智,周书栋. 2010

[9]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摘要). 赵激,邹学校,张竹青,杨博智,周书栋. 2010

[10]不同培养基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张茹,魏兵强,陈灵芝,王兰兰. 2015

[11]番茄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晓荣,陶承光,吕书文,杨国栋. 2008

[12]台湾植物组织培养系列报道■经济作物与林木组织培养. 金波. 1992

[13]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马欣,申书兴,连勇,刘富中,陈钰辉. 2006

[14]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王延峰,孙殷会,黄艳胜,邵广忠,孙广权. 2004

[15]枇杷花药胚状体诱导条件的优化. 潘翠萍,谢红江,王永清,杨文渊,唐一平,涂美艳. 2015

[16]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花药培养研究——Ⅰ.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研究. 庞汉华,舒理慧,吴妙燊,孙恢鸿. 1991

[17]‘鲁枣2号’和‘鲁枣6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关秋竹,张琼,孙红雁,周广芳,孙清荣. 2017

[18]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 2009

[19]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高素燕,吕敬刚,焦荻,商纪鹏,焦定量,黄亚杰. 2019

[20]花药培养建立辣椒DH纯系的初步研究. 陈晓,詹玉丝,徐小利,齐卫强,常高正,郅玉宝,易明林,吕淑玉.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