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Ⅰ.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巨晓棠

作者: 巨晓棠;潘家荣;刘学军;陈新平;张福锁;毛达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氮肥去向;15N示踪技术;高肥力土壤;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6 期

页码: 64-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 45% ,吸收土壤氮占 55%。氮肥在整个作物 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损失量增加。施氮量为 1 2 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只有 9%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 45%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45% ;施氮量为 3 6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为 55%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 3 %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回收率为 2 1 %。残留肥料氮以NH4 N存在的数量很少 ,以NO3 N存在的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低量施氮时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数量远远高于前两种形态 ,但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比例与NO3 N相当。肥料氮在 0~ 1 0 0cm土壤各层次中均有残留 ,随着深度的增加 ,残留量减少。从整体上看 ,肥料氮在收获时往下移动超出 1 0 0cm土体。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丰度~(15)N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左红娟,白由路,卢艳丽,王磊,王贺,王志勇. 2012

[2]沿黄稻麦区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与土壤透水性的关系. 沈阿林,王永歧,张学斌,刘春增. 2003

[3]水稻不同移栽密度的氮肥效应及氮素去向. 曾祥忠,吕世华. 2009

[4]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娟,马腾飞,危常州,王肖娟. 2011

[5]移栽叶龄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15)N-肥料去向影响. 吕世华,曾祥忠. 2010

[6]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丽英,张彦才,王凯辉,李若楠,李巧云,陈丽莉,翟彩霞. 2008

[7]冬小麦氮养分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马志远,赵萍萍,王宏庭. 2011

[8]尿素硝铵溶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刘学彤,杨军芳,黄少辉,贾良良,邢素丽,杨云马,王欣雅,刘子轩. 2019

[9]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孙克刚,张琨,杨焕焕,杜君,张运红,和爱玲,郑春风. 2018

[10]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张香凝. 2021

[11]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12]不同缓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学彤,贾良良,杨云马,杨军芳,杨振立. 2020

[13]冬小麦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最佳配比研究. 李伟,李絮花,董静,林治安. 2014

[14]氮肥追施时期及包膜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若楠,王丽英,张彦才,刘孟朝,翟彩霞,陈丽莉. 2010

[15]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王凌,韩宝文,茹淑华,贾良良. 2010

[16]施氮量对垄作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冯波,孔令安,张宾,司纪升,李升东,王法宏. 2012

[17]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闫翠萍,裴雪霞,王姣爱,杨峰,曹勇,张晶,党建友. 2011

[18]有机质包膜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文鹏,袁亮,李絮花,林治安,赵秉强. 2011

[19]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裴雪霞,王秀斌,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09

[20]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控释尿素应用效果研究. 韩宝文,贾良良,刘小玲,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