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峰

作者: 张俊峰;张忠;汪雯翰;张赫男;冯娜;吴迪;刘艳芳;杨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抗肿瘤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398-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桑黄发酵菌丝体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与子实体的差异性,探讨其替代子实体的可能性。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化学法比较菌丝体和子实体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4个萃取相中的成分差异,以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Trolox当量抗氧化能力(TEAC)作为抗氧化活性的指标、HepG2和MCF-7癌细胞的抑制率作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指标,比较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菌丝体和子实体4个萃取相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在活性方面,菌丝体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子实体,而子实体抗肿瘤活性优于菌丝体。菌丝体醇提取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子实体醇提物,抗氧化活性和总黄酮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发酵菌丝体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替代子实体的可行性。

分类号: R284`R285

  • 相关文献

[1]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含量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郝瑞霞,周帅,杨焱,奚俊哲,李维瑶,唐庆九,王晨光. 2008

[2]桑资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与功能及应用. 李文馨,王雪雅,陆敏,孙小静. 2023

[3]桑黄的类型、功用及开发利用. 周洪英,孙波,吴洪丽,叶建美,许淑琼,胡兴明. 2014

[4]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研究进展. 钱丽华,戴丹丽,姜慧燕,林蔚红. 2015

[5]桑黄菌株活力评价及优良菌株筛选. 曲德辉,杨焱,张赫男,冯杰,张忠,颜梦秋,唐传红. 2016

[6]桑黄不同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杨丽维,杨红澎,确生,班立桐. 2016

[7]桑黄醇提物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郝瑞霞,冯娜. 2009

[8]两株野生桑黄液体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吕国英,王霄,宋婷婷,张作法. 2018

[9]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崔诗遥,曾鹏,郎明紫,解鸿青,陈亚洁,李聪慧,沈张飞,李有贵,时连根. 2019

[10]桑黄水煎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谷丽丽,蔡为明,金群力,张作法,王建功,张信岳. 2019

[11]桑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及降尿酸活性. 李雨鸿,殷朝敏,范秀芝,史德芳,姚芬,李晨,刘颖,程雅清,高虹. 2022

[12]LBL法评价桑黄菌株活性. 曲德辉,唐传红,陈辉,张赫男,冯杰,颜梦秋,张劲松,杨焱. 2016

[13]桑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王钦博,杨焱,冯娜,艾连中,穆海菠,杭锋,宋馨. 2013

[14]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吕国英,宋婷婷,蔡为明,张作法. 2021

[15]桑黄燕麦固体发酵菌质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俞商婷,宋婷婷,金群力,冯伟林,余敏佳,蔡为明. 2018

[16]不同种皮颜色小豆及其芽苗菜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张晓燕,薛晨晨,黄璐,袁星星,陈新. 2021

[17]芦丁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兰柱,胡红莲,管晓轩,张昆仑,孟迪,魏晓玲,孙满吉. 2022

[18]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概述. 李伟. 2023

[19]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清除实现抗氧化功能研究. 刘淑娟,李维,谭正初,杨拥军. 2009

[20]辣木叶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丹蓉,孙凯慧,叶新福,张永红,王小安,韦晓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